推进科技科创建设,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博乐市第九中学

发布时间:2024-01-17

博乐市第九中学成立于2011年,2020年被自治区科协命名为“第六批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2022年被命名为“第二批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建校10余年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全面推进科技科创建设,实现有健全的教育机制、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有专门的活动场所、有系统的课程体系、有齐全的科技社团、有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浓厚的科技氛围,科学教育和科普宣传成效明显,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健全科技科创教育机制。学校高度重视科技科创教育活动,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校长亲自抓,每学期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校科创活动。组建了以正高级教师雷优秀为首的科创辅导团队,引导各科教师加入,面向三个校区公开招募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现有科技辅导教师18人。定期组织科技教师及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科技团队整体素质和水平。在三个校区指导教师通力合作下,共同组建校区学生科创兴趣团队。加强科创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2万元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科创中心、STEAM基地,配备3D打印机、机器人套件、科普资源包等设备。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将科学教育发展为科创教育,努力培养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

完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加大课改力度,借助“强校工程”开展学科PBL项目化教学。坚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尝试STEAM课程、Sceatch课程和“Mind+”课程,不断完善科创课程体系,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阶梯式开设科创课程,包括基础课程、提高课程、拔尖课程三部分。基础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完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爱好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拔尖课程注重精英人才的挖掘与培养,重视跨学科教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的课程内容,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创设浓郁的科创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板报、主题班会、教职工例会等阵地,打造舆论宣传的声势,营造良好氛围,努力使科技创新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每年定期举办科普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拓展师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同时,学校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等形式和家长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交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支持学校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鼓励家长发挥自己的专长,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训练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使自己的孩子具有一技之长。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进行科普研学活动,进企业、下工厂,参观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开启智慧之门,探秘科技之旅。

大力开展科技科创活动。学校先后成立航空模型社团、航海模型、建筑模型、车辆模型、MakeX、创意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飞行机器人、创意花窗、3D打印、激光雕刻、脑科学人工智能等100余个科创类社团,每周四、周五下午均开设2小时的科创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科技魅力。同时,有效利用科普资源包作用,开展科普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全员体验。每年3-6月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开展航模、科技创新、科幻画、机器人、编程等比赛,学生踊跃参与,学生作品中海陆空模型齐上阵,小发明、小制作、工艺作品件件有特色,科幻画、科技小论文数量可观,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全国等各类科技赛事活动,由科技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竞赛辅导,多名学生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自2017年至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共723人获奖,其中国际级6人、国家级386人、自治区级331人;教师在自治区及以上科技竞赛获奖94人;学校获自治区及以上团体奖16项。

责任编辑:桑格林

博州科协 程永芳、陶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