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光是精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工作33年来,王大光带领技术人员进田间、入农户,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与重大技术示范推广100多项,解决了影响精河县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技术推广服务面积累计达到350余万亩,节本增效7.35亿元。近年来,他主持研究的精河县棉花超宽膜膜下滴灌技术、精河县适度规模化机艺融合关键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研究与集成创新示范推广项目10余项,为精河县农业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大光在人才培养和科企合作方面成绩突出,他坚持把田间地头变成农民朋友学习科技、应用科技的大课堂,农民朋友在这里熟练掌握了技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0多年来,他举办各类培训班320余期、培训农民3.83万余人次,牵头主办现场会观摩会120多场次、参加农民1.86万余人次,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千余项。同时,他主持编写科技手册9部,发表论文45篇,提高了技术的应用覆盖率和应用效果。

王大光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和辛劳付出换来成果累累。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技术奖二等奖1项、博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精河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5项、博州科技成果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45篇。2020年8月,入选全国第二届“最美农技员”推荐人选,获得自治区、博州及精河县“先进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两次被精河县党委命名为“精河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博州及精河县优秀科技特派员”。
责任编辑:桑格林
精河县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