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科协“四个一”推进科普大篷车资源 共建共享科技惠民

发布时间:2022-10-10

今年以来,塔城地区科协落实“四个一” ,推进科普大篷车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惠民。

一是建立一支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地县(市)8辆科普大篷车,成立8支“科技志愿服务队”团队,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网上注册会员200多人。发挥科普大篷车“科普轻骑兵”优势,上下联动、县(市)协同,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今年以来,地县(市)科普大篷车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学校、社区、村队、牧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科普馆等场所,开展各类主题科普宣传活动200场次,发放各类科普书籍资料20余种8余万册、科普宣传品4万余份,行程约1.5万公里,受益群众6万人次。

二是打造一张科技志愿服务名片。围绕各类节点和纪念日,采取“科普+成员单位”的形式,开展“科普大篷车基层行”科技为民服务系列活动。深入乡镇村队、街道社区,举办“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送法进万家”“世界高血压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安全宣传咨询日”等各类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地区科普专家讲师团、老科协科普报告团的专家开展科学普及、健康义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更好地满足群众科技科普需求,打造科技志愿服务的“科协名片”。

三是搭建一个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车载展品作用,积极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指导塔城市、沙湾市、和布克赛尔县、裕民县科协与所在县(市)科技活动特色学校、科普示范社区、村队联合,建立校园科普馆、社区科普馆、乡村科普馆,采取托管展示、适时互换交流的方式,建立了开放性、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产品展示点7个,使原来沉坐在车上、静置在库房的展品“动起来”“活起来”。

四是打通应急科普宣传“最后一公里”。牵头组织地(市)科普大篷车和科技志愿者,采取地县(市)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的方式,走进40多个学校、村队、社区、牧区、景区深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宣传。邀请医疗卫生专家录制疫情防控音视频资料30余个,在“i塔城”APP平台、“科普塔城”广播节目中播出,参与党员科技志愿者近200人次,极大提高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科学防控意识,打通了基层疫情防控应急科普“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桑格林

塔城地区科协 樊国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