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心理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云端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21

2022年11月19日,由自治区科协和新疆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新疆心理学会、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新疆心智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主题为“心理学助推美好生活”新疆心理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煜,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帕力旦•吐尔逊出席年会并讲话。

张煜在讲话中指出,新疆心理学会有近40年的历程,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抗击疫情中积极开展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在服务国家大局、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新疆心理学会继续发挥好在促进心理学学科发展、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维护各族群众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帕力旦•吐尔逊在致辞中对新疆心理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举办表达祝贺,期望通过举办此次新疆心理学会学术年会,为广大心理学研究者、工作者们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聚焦民众对心理健康的迫切需要,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产出新颖的观点,形成可行的方案,为新疆心理健康行业发展及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特邀报告环节,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吴艳红教授分别作题为《自主选择促进行为反应与控制》《中国人谦虚人格的社会认知机制》的报告。周晓林教授从研究背景、自主选择促进行为与控制、结论三个方面进行报告,用13个行为实验探究了自主选择对行为的影响,回答了自主选择影响个体行为表现的方式、相应认知加工的具体层次以及制约因素;吴艳红教授从谦虚人格的社会认知特征出发,探讨了他人对谦虚者的印象以及谦虚者的自我印象,阐明了谦虚人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机制以及谦虚影响社会交往的认知神经机制。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闻素霞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伊琪忠主任,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余鹏教授分别作题为《自尊的提高:实证研究及其启示》《精神病和精神卫生学相关问题研究探讨》《“双减”背景下父母期望知觉与中学生学业压力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报告。闻素霞教授通过分享三个实证研究,探究不同自尊者的特质及对提高自尊的启示;伊琪忠主任从精神病与精神卫生问题的现状、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现状与心理学工作三个方面展开,着重探讨了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的合作发展问题;余鹏教授从选题思考出发进行分享,基于发展情景理论,纳入教师期望知觉、自主调节学习变量,探究父母期望知觉对中学生学业压力的影响。

本次学术年会还设置了“社会心理与行为”“学习与认知心理”“人格与心理健康”三个分论坛以及两组研究生论坛,吸引了全疆各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心理学研究者、中小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关注和投稿,论坛主办单位根据选题的可行性、论证的逻辑性、结论的创新性等标准遴选出27篇文稿作会议报告。27篇文稿汇报领域覆盖教师情绪体验、在线教学效果、校园环境等影响个体心理行为,学生的学业投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亲社会人格、阅读障碍、校园霸凌、工作记忆等心理学前沿研究领域和热点现实问题。参会者一致认为,学术报告的问题真、方法新、水平高,体现了我区心理学研究、人才培养所取得的重要进步和成果。

新疆心理学会理事长、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买合甫来提·坎吉教授主持此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对本次年会开展情况和成果成效作总结发言。来自疆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心理学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共计4500余人次在线参会。

责任编辑:桑格林 审核:赵卫军

学会学术部(国际部)刘旭欢、新疆心理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