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2022年全国科普日新疆系列活动“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

发布时间:2022-09-29

航天育种属于宇宙生命科学范畴,是利用太空物理环境综合作用,使植物发生诱变,通过选育有利的变异,培育出优良品种,是育种科学的一场新的革命和新的里程碑。2022年新疆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帮助下,首次开展牧草等太空搭载,从此,航天育种实验翻开了草原畜牧业和特色畜牧业的新篇章,对新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022年9月17日开始,在新疆科协、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神舟绿鹏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畜牧兽医学会、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青联及新疆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会、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等联合开展了相关系列科普活动。

一是在新疆科协数字科普馆组织了太空育种科技成果展。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国家非常重视种业,中国载人航天办积极支持新疆畜牧业种业发展,2022年6月,新疆牧草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开启了太空育种之旅。2022年是载人航天30周年,也是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此次活动,新疆畜牧科学院共提供了新疆牧草标本100余份,也展示了参加太空育种的种子。新疆畜科院草业研究所的激发了很多新疆各族青少年对载人航天和太空育种的兴趣。

2022年9月17日早晨,自治区常委副主席玉素甫江同志、自治区科协主席邓铭江院士等也来到展区,并详细了解了太空育种的进展情况。

二是新疆畜牧科学院访惠聚工作队,9月17日也在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组织了畜牧科学养殖与疫病防治等的科普讲座。并结合秋季特点,入户向村民普及生产生活中的科普知识。

此次科普活动参与单位共7个,工作人员20余人,发放科普挂图、科技资料300余册,制作小视频5个。为了统筹好防疫和科普活动,新疆畜牧兽医学会、新疆青联和新疆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会等单位,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组织好相关活动。仅在网上观看这次活动的就有6200余人。

通过开展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让广大农牧民朋友更多地了解了与畜牧养殖、牧草等的相关的科普知识,理解了科普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拉近了公众与载人航天和太空育种的距离,激发了大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营造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起了各族青少年“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养。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新疆畜牧兽医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