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科普下乡”活动,9月2日,吉亚乡“乡村科普馆”挂牌仪式在和田市吉亚乡阔恰村举行。和田地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德伟,和田科技馆馆长海日古,和田地区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队长张丽萍,和田市科协主席庄晓华,以及阔恰村第一书记唐红梅、支部书记张波,阔恰村60余名科普辅导员、科普志愿者、村民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此次挂牌仪式。

吉亚乡“乡村科普馆”由和田地区、和田市科协共同建设,是目前距离市区最远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2023年建设的第二座乡村科普馆。该馆覆盖吉亚乡22个村,12所中小学。科普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分为观影区、展览区、实践区、学习区等四个区域,主要以图片、音频、视频、模型、多媒体、互动体验和现场讲解等方式,依托“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增强视听效果,在科普互动体验中,学会用科学方法应对生产生活难题,普及科学思想和正能量。同时,科普馆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场所和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开展“科普+科技兴农”“科普+6:30课堂”“科普+旅游研学”等系列“科普+”活动,将科普融入研学产品、旅游路线和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增强了村民科普体验和文化浸润,村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在授牌仪式上,和田地、市科协共同为“乡村科普馆”挂牌,并捐赠科普展教具、科普实验包、编程机器人、科普图书、绘画架颜料等科普活动器材。

新疆工程学院驻阔恰村第一书记唐红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依托科普教育基地,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授实用技术为重点,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文化润疆’工作扎实有效实施,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
和田市科协主席庄晓华表示:和田市吉亚乡乡村科普馆的成立,让科普知识零距离向村民群众和学生普及,让科普知识进一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激发村民群众相信科学、真正将科普馆成为村民群众身边的“科技大学堂”,切实打通基层科普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曹琳哲
和田市科协 张阅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