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春光明媚,行走在尉犁县团结镇东海子村田地间,连片的棉田一眼望不到边。地膜下,一根根黑色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将水精准滴灌到每粒种子,滋润着整片棉田。
“2015年合作社成立,最初棉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费时费力又费水。”说到节水,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打开了话匣子,如今,合作社6万余亩棉田实行加压滴灌节水灌溉模式,一膜两带实现了省水省力。

“2020年,我们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平整之后的土地,滴灌更加均匀,每亩地又能节约20%的用水量。”郭世学兴奋地说,“下一步,我们将打造1500亩智能化管理试验田,通过探头测量土壤含水量情况,进行智能化浇灌,实现精准灌溉。”
从大水漫灌到涓涓细流、从涓涓细流到精量控制,节水灌溉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富了一方百姓。
家住尉犁县兴平镇统其克村的张林种植了4000亩棉田,作为远近闻名的种棉大户,他深有体会:过去采用大水漫灌,1亩棉花地从种到收至少要用800立方米水,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种植成本也居高不下。
提到节水滴灌,张林赞不绝口:“2021年,我们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一亩棉花从种到收只需500余立方米水,水肥能均匀地输送到每一棵棉株,再加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棉花亩产由原来的3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每亩地收入提高了大约1000元。”

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下游,水资源十分紧缺。近年来,该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走出一条高效灌溉节水农业之路。
目前,尉犁县农业节水滴灌覆盖率达95%以上。尉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祥金说:“下一步,我们县将立足水资源短缺这一实际,着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坚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曹琳哲
尉犁县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