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足球激烈对抗,智能机器人灵活动作,航空航天知识讲堂座无虚席……这个暑假,由乌鲁木齐市科协主办的系列青少年科普活动,带着知识与梦想,为青少年的暑假生活增添了别样的精彩。

7月以来,乌鲁木齐市科协特邀新疆工程学院航空产业学院和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即刻飞行的专业师资力量,组成一支优质的科普队伍,深入基层一线,连续开展了25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科普活动,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科技“玩”出新花样
“哇!无人机还能踢足球!”在高新区迎宾路北社区的活动现场,无人机足球的展示区总是最先响起阵阵惊呼的地方。这正是暑期科普活动的“王牌项目”。这项新颖刺激的科技运动,完美融合了无人机技术与团队竞技,让孩子们在惊叹中直观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与乐趣。通过零距离的触摸、观察和互动,书本上冰冷的科技名词变成了眼前生动的现实,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科学、创造未来的无限热情。
巧手实践融创意
创客体验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机器人编程和3D打印原理的讨论,引导青少年动手创造个性化的小机器人。飞机模型制作和放飞活动则锻炼了动手能力,猛虎纸飞机制作与放飞环节无疑是整个活动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爆点。在制作区,每一个孩子都化身小小航空工程师,他们仔细比对折痕,小心翼翼地将纸翼向后翻折,力求做出符合空气动力学比例的“猛虎号”。有的孩子甚至别出心裁,在机头画上虎纹、在机翼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把个性化的创意融入科技实践。
课堂里藏着“蓝天密码”
如果说互动体验激发了兴趣,那么系统性的航空航天知识课则为孩子们的梦想勾勒出清晰的蓝图。科普老师从最基础的航空英语术语讲起,带领同学们认识五花八门的航空器种类;通过揭秘伯努利定律,解开飞机如何起飞的奥秘;详细讲解“如何成为一名飞行员”的成长路径,为有志蓝天的孩子指明方向。课程的核心,更在于引导孩子们“像飞行员一样思考”,培养他们严谨的责任心、冷静的判断力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的“梦想留言板”上,孩子们写下稚嫩的心愿:“我要发明无声飞机”“以后开飞机带爸妈去看雪山”……这些曾遥不可及的“蓝天梦”,正通过一堂堂科普课,变成可触碰的目标。
此次“科技之夏”主题科普活动,成功地将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转变为浓厚的“兴趣”,将遥远的“梦想”照进可感知的“现实”。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智慧和勇于挑战的种子,有效提升了基层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帕孜来提·吐鲁洪
乌鲁木齐市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