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自治区科协邀请,中国煤炭学会“科创中国”新疆现代煤化工科技服务团前往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本次服务团由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张建明带队,成员包括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科创院副院长王晓东、华能煤炭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胡兵、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煤化工分院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贾媛等专家。服务团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准东煤电煤化工企业的科技创新难题开展了针对性服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昌吉州煤炭煤电煤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进生产一线,直击开采现场。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准东露天矿,王晓东、胡兵聚焦露天矿智能化开采技术难题,详细询问了开采设备运行稳定性、智能化调度系统数据交互延迟等问题。针对矿山提出的“大型露天矿区智能化钻爆、运输环节协同效率低” 的痛点,胡兵结合华能煤炭技术研究院在矿山智能装备领域的研发成果,建议通过设备数据接口标准化、建立一体化调度平台提升协同水平。
关注智能升级,探索转型路径。在行路智驾有限公司,针对企业提出的“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在复杂地形下的精准定位和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的技术瓶颈问题,张建明结合其本人在智能矿山领域的技术成果,提出“融合北斗定位+激光雷达环境感知”的解决方案,并建议通过模拟仿真测试优化应急算法,提升极端条件下的系统稳定性。
聚焦企业需求,共商发展对策。为更加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服务团在准东召开了2场座谈会,与天池能源、宜化矿业、天隆希望等多家企业深入交流,针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探讨。其中,宜化矿业提出“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效率不高,低阶煤提质工艺能耗大”的难题,胡兵结合华能集团在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实践,建议引入低阶煤制备超纯煤工艺,并分享了相关技术的中试验证数据;天隆希望、宜化化工则围绕“煤化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不足”提问,贾媛以焦油渣制备新能源功能碳材料的技术为例,提出可通过深度净化工艺将副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储能材料,延伸产业链条;国泰新华针对“煤气化过程中催化剂失活快、运行成本高”提出问题,张建明表示,将协调学会专家智库,组建专项攻关小组,开展催化剂性能优化研究。最后,张建明统筹介绍了服务团针对准东产业难题的联合攻关计划,明确将依托学会专家智库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国煤炭学会在科技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此次赴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延续了其“产业出题、学会牵线、专家解题” 的服务模式。多年来,中国煤炭学会积极参与 “科创中国”,已与黑龙江 “四煤城”、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北保定等 10 余个地市建立合作关系,落地 20 余个品牌项目,促进 50 余个项目签约,百余个优质项目入驻 “科创中国” 融通服务平台,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昌吉州科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中国煤炭学会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中国煤炭学会的沟通协作,充分借鉴其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建立“企业需求库、专家人才库、科技成果库和对接服务清单”工作机制。下一步,将持续跟踪服务团与准东企业的合作进展,助力技术难题攻坚和成果转化,为昌吉州打造煤炭煤电煤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责任编辑:艾孜买提·艾尔肯
昌吉州科学技术协会 李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