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科协打造“党建+科普”服务品牌 全力落实科协“四服务”工作要求

发布时间:2023-07-18

今年以来,昌吉州科协积极打造“党建+科普”品牌,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促科普事业发展,做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推进、共同发展,切实提升“四服务”工作效能,努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一、架起凝心聚力桥梁纽带,筑牢“党建+科普”政治内涵。以提升政治能力、政治素质、政治本领为目标,组织全州各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关于科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科技工作者智慧凝聚到推动自治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来。大力培育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农技协等基层组织,先后建立园区科协3家,企业科协13家,农技协31家,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30家。围绕提升学(协)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扶持学(协)会快速成长、规范运行,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建强多元一体服务队伍,激发“党建+科普”工作活力。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整合科普人才资源,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推动科协组织和队伍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通过新疆“天山科技云”信息服务平台,完成4.6万余名科技工作者信息采集工作,涵盖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等领域。根据科协事业发展和岗位需要,加强科协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新提拔任用中层干部3人,解决职级待遇2人,调任年轻干部2人,科协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以“党建+科普志愿服务”为主线,在7个县市、12个学(协)会和科技型企业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吸纳学(协)会、高校、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以及党员干部、科普信息员、农技专家、乡土科技人才等加入,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阵地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积极参与科普示范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目前已组建科技志愿者队伍70余支,登记注册科技志愿者2400余人。

三、构建嵌入融合服务阵地,夯实“党建+科普”工作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中心”,积极搭建党建与科普服务平台,按照平台共用、阵地共享原则,将社区科普馆、校园科技馆、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室、科普讲堂等有效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在全州打造建设农村、社区、校园各类科普场馆21家,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31家、州级科普教育基地57家。在社区、公共场所建成电子科普画廊35座,确保优质科普资源普惠群众。加强与融媒体中心合作,建设“科普昌吉融媒体平台”,与昌吉日报联办《科苑》专版,在广播电台首次推出《科普进万家》访谈节目,及时把科普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四、当好推动发展参谋助手,提升“党建+科普”工作成效。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为重点,组织开展科技之冬、科学大讲堂、乡村振兴产业顾问团等活动,组织涉农专家、农技人员、乡土人才等赴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大力推广节水、控肥、清洁能源技术,让科技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的科技服务新平台,在全州培育打造科技小院6家,推动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团队到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研学实践。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联动福建、山西等援疆省市科协、高校院所等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对接交流活动。围绕企业创新技术需求,开展“卡脖子”问题征集工作,努力为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匹配相应的院士、专家团队,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桑格林

昌吉州科协 杨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