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克拉玛依区科协副主席何星、石油科普专家王屿涛、中国石油大学科技部主任赵仁保、市教研所教研员王秀梅、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办公室教研员杨生军等诸多专家受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邀请,走进第七中学初一学部星和家房,与学生们一起聆听了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秦梦华老师讲授的石油科普课程。

此次授课作为“石油科普进校园”系列课程的第二次试讲,秦梦华老师围绕石油的船运、管道输送和车运三种运输方式展开。其中,秦老师设计“模拟中缅油气管道路线”的活动,分小组利用工具对管道路线设计进行动手实操,学生们兴趣高昂,气氛活跃,制作完成后踊跃上讲台对作品进行讲解,加深对石油管道运输方式的了解。

本次石油科普课程带领学生认识并了解石油运输,让孩子们深刻感受石油运输的不易,开阔眼界、激发科学兴趣、增强科学意识,为第七中学营造了“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科普课后,第七中学教务主任周美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王雅琼与科协及相关专家,对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课程资源包进行分析评审,大家对石油科普课程内容的难度、趣味性和科普性表示肯定,认为本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趣味和可探究性,从学生的反馈中也可以看到科普效果良好。同时,也对石油科普课程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一是将科普“本地化”,例如动手制作环节可将“中缅管线”换成“中俄管线”“中哈管线”等,增强学生的自豪及荣誉感。二是课程内容要跟学生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本节课可与数学(比例关系)、地理(地貌环境)相融合,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与积极性;三是科普应结合时事、紧跟时代,后续资料编写需实时核对数据的有效性、精确性;四是课程中过于强调单线知识,从而弱化其他知识内容,应当要让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避免思维能力受限。

克拉玛依第七中学在今后将持续推进与克拉玛依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合作,将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常态化开展“石油科普进校园”服务,让孩子们都能共享科普资源,体验科学魅力,进一步推动教育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带动学生“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
责任编辑:曹琳哲
克拉玛依区科协 刘佳旺、王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