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蕴县科学技术协会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走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在富蕴县第二小学和富蕴县第三幼儿园“六一”现场,科协工作者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讲解七步洗手法,现场组织小朋友模拟练习,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为幼儿健康成长筑牢防线。科普人员还通过趣味示范和互动将科普知识融入到小学的趣味运动中,并在活动间隙开展垃圾分类科普。

拔河比赛场上,呐喊助威声震耳欲聋。科普人员借此机会,围绕拔河展开讲解,从力学角度分析,为大家揭秘摩擦力与拉力在拔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比如如何调整身体重心来增加摩擦力,以及团队成员如何合理站位、协调发力及实现力的平衡。这一讲解让家长和孩子们在激烈的比赛中领悟到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当运动会进入颁奖环节,科普人员化身“分类小导师”,围绕操场上的常见垃圾对学生们开展了垃圾分类科普。“喝完的饮料瓶是什么垃圾?”“香蕉皮又该放进哪个垃圾桶?”通过趣味提问,科普人员详细介绍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塑料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能“变废为宝”;果皮菜叶是厨余垃圾,可转化为肥料滋养土壤;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则是有害垃圾,需特殊处理;用过的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归为其他垃圾。富蕴县科协的科普人员在现场与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将垃圾投入对应垃圾袋,在欢笑中巩固分类知识。
此次科普与运动会的巧妙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思维与环保意识等。未来,富蕴县科学技术协会将持续创新科普方式,让平日里的科学知识与环保理念走进更多活动场景,助力青少年儿童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帕孜来提·吐鲁洪
阿勒泰地区科协 阿亚库孜·托合塔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