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科技之冬”与“乡村科普馆”相约 让这个冬天温暖如春

发布时间:2022-01-25

为坚决贯彻落实州党委关于科技创新服务发展和“三个一百”建设总体部署要求,轮台县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轮台县科协)牵头,在各乡镇建设乡村科普馆,并充分发挥其在“科技之冬”科普宣传活动中主阵地作用,为全面开展2021年冬至2022年春的“科技之冬”活动打下了基础。

一是均衡乡村科普馆配比。2021年,轮台县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力度,经科学选址反复论证,全县10个乡镇共建设12家乡村科普馆,做到乡村科普馆覆盖率达到84%,让“冬闲”在家的农牧民不出家门就有学习的机会,让科学在农牧民家门口“动起来”,让“科技之冬”活动更加“火起来”。

二是细化工作任务,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制定下发《轮台县乡村科普馆开展“科技之冬”活动方案》《轮台县乡村科普馆运行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科普馆运行原则、运行范围、联动机制、开放时间、相关责任等作出明确要求,确保了科普馆开放时间和“科技之冬”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每个科普馆有1-2名专职讲解员,每周开放不少于5天,每周开展大型主题科普活动不少于1次,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三是加强合作,确保培训如期推进。联合全县20多个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生态环境、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技资源、乡村振兴、农牧业等各种主题科普宣传活动;邀请专业技术人才,围绕轮台小白杏、棉花、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等30多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全县10个乡镇12家乡村科普馆开展为期4个月的“科技之冬”培训活动,目前已辐射带动全县60多个行政村1.5万多农民,脱产培训共计6期8000余人次,让科普馆成为乡村人才培养的基地。

四是充分发挥科普资源作用。发动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科研项目承担团队、农村科普带头人、技能能手、“土专家”等,将相关的科技项目成果进行科普化展示,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在广大农村大力传播高质量的科普信息资源,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大大提升了农民科学素质,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启动以来,开展农牧民技能展示3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到1000余人次。

下一步,轮台县将着重突出科普馆在“科技之冬”培训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功能作用,将科普馆打造成为弘扬科学创新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润疆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曹琳哲

轮台县科协 阿依古丽·热木图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