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轮台县轮台镇克孜勒村科普馆十分热闹,科普讲解员李培炀脸上露出笑容,向来自辖区的青少年讲解人体导电的原理,现场一片忙碌。

这只是轮台县乡村科普馆科普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自从乡村科普馆运行以来,轮台县着重突出科普馆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功能作用,增强广大群众科普体验和文化浸润,把乡村科普馆打造成家庭教育、农牧民增收致富,整个社会文化润疆的“最后一公里”。
助推“双减”的主阵地
积极推进“馆校合作”,探索“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与科普教育相融合的育才模式,问需于学校、问需于学生,充分利用科普馆科普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普宣传活动,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引导广大青少年以科学文化知识引领时代思想潮流,为科普助力“双减”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不断满足青少年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将“文化润疆”落到实处,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截至目前,全县乡村科普馆累计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30余场,覆盖青少年及家长超1000人次。

乡村振兴的“助力器”
发动全县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农村科普带头人、技能能手、“土专家”等科技队伍,将相关的科技项目成果进行科普化展示,通过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文化展示展陈,大力宣传轮台小白杏、草湖小山羊等特色产业,在农村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大大提升了农民科学素质,为轮台县各族农牧民群众传播创新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供了新阵地、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去年12月份以来,全县乡村科普馆开展为期4个月的“科技之冬”培训和农牧民技能展示,目前已辐射带动全县60多个行政村1.6万多农民,让科普馆成为乡村人才培养的基地。

弘扬传统文化的“接力棒”
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总体要求,联合全县20多个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结合每月的中华传统节日及全国科普日,开展形式多样、不同主题的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农民群众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体验科技的魅力,培育感恩意识。截至目前,全县乡村科普馆累计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科普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

下一步,轮台县继续运用现代文化和先进科技来引领农村各族群众提升科学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为全县科学素质工作的稳步提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曹琳哲
轮台县科协 阿依古丽·热木图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