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青少年的现代文明教育、科普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积极融入现代文明生活,增进“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学科学、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6月21日,巩留县科协联合县教育局、团委组织20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巩留县第三小学、东买里镇中心小学、塔斯托别乡升长小学等6所乡镇、村级小学,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爱科学”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共覆盖800余名学生。
巩留县第三小学
志愿者李响以“土壤的奥秘”为题,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现土壤的形成、分类以及土壤的成分,以“土壤中有什么?”的小游戏与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土壤的成分。在此次科普课堂也穿插了许多关于土壤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的无穷奥秘。同时,在另一边的课堂中,志愿者向岚艳与同学们一起带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疑问,走进人类起源的探索之旅。他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向岚艳耐心地倾听着同学们的想法,与他们一起思考、分析,共同在求知的道路上寻觅着答案。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李响说:“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我们爱科学’科普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创意识!”
巩留县塔斯托别乡升长小学
在科普课堂上,志愿者姜弘与三(一)班的同学们一起带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到底长啥样”等疑问,从科学的角度追溯人类的起源,通过模拟穿越场景,与小朋友们一起穿越至“北京人”“露西猿人”和“恐龙”等时代,在一声声“哇”的惊叹声下,与同学进行有趣的课堂互动,引导他们感受生命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对这节课程听得非常入迷,甚至有同学做了一份特别的笔记。

以《声音》为题,志愿者姜弘为五(一)班的同学带来了一场有趣的实验小课堂,利用音叉、纸杯等道具,让大家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需要的条件,为了更好的理解声音这个概念,志愿者利用小实验让同学“看见”声音。在同学们充分参与互动的同时,又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的积极性。同学们踊跃参与实验,并开展热烈的讨论,主动动手做实验,这场以“声音”为主题的科普课堂以活泼有趣的形式留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

巩留县东买里镇中心小学
“首先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各位同学觉得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志愿者刘锦琳以反问的方式开启了课程,多数同学们积极回答“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随后,志愿者以递增的方式再次提出了问题,从而引出了人类的祖先猿人,在课堂中穿插了许多视频动画和科学知识,让同学们在感兴趣的同时,也能加强记忆,同时利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的积极性。

巩留县塔斯托别乡先锋小学
宇宙中那颗“暗淡蓝点”,有阳光、有空气、有森林、有海洋,那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在无限的宇宙中,它已经走过46亿年,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如何诞生的?我们人类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志愿者陈尚红以“我们是从哪里来”为主题进行授课,课堂上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着,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热情十足,展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与渴望,一颗颗探索科学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灵中也悄悄发芽。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的同学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随之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和不解,为了让处于青春期的同学及时了解生理心理知识,树立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志愿者陈尚红在高年级课堂中以“我们悄悄发生的变化”为题,为同学们进行青春健康知识的普及与讲解。通过课件、视频及书本读物发放,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勇敢接纳自我,积极完善自我,通过欣赏自身和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来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巩留县东买里镇红光村小学
科普课堂以“土壤的奥秘”和“我们从哪里来”为主题。课堂现场气氛热烈,志愿者张然结合自身经验,把深奥的科学知识同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影像资料,为同学们揭开了土壤和人类起源的神秘面纱。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举手互动,面对志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阐述。精彩的科学课堂留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科普教育,还促使了一颗颗科学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里萌芽。


“大家觉得,恐龙和同时代的昆虫谁更强?”,志愿者在授课过程中,不时抛出的小问题,趣味的思考也更加活跃了课堂氛围。活动结束后,东买里镇中心小学科学老师肉胡彦说:“从未有如此热烈的课堂氛围,同学们对科学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探索,这真的让我特别惊喜和感慨。”
巩留县塔斯托别乡中心小学
在高年级同学的科普课堂上,志愿者王梦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土壤的颜色、形状、组成等,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疑问,展现出了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低年级同学的科普课堂也同样丰富多彩。志愿者们针对低年级同学的特点,设计了更加直观、有趣的科普内容。志愿者冯子腾通过播放科普动画,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同学们介绍了人类的祖先、进化史,远古时代及相关化石等知识。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向同学们讲述了科学家们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到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和奉献,并鼓励他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用科学知识去改变自己的未来,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丰富此次活动形式,县科协开展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丰富的科技展品和精彩的科普活动,吸引同学们前来参观体验,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们通过此次“我们爱科学”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乡镇、村级小学,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正确引导青少年领悟现代科学意义,涵养科学文明素养,激励和引导青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巩留的土地上播撒科学的种子!”。
下一步,巩留县科协将继续积极联合社会各方资源,持续开展“我们爱科学”青少年科普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清云
巩留县科协 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