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虽小,效益不小!”近两年,富蕴县部分乡镇立足实际,一部分农牧民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利用庭院闲置空地,优先打造一批“小菜园”“小果园”,让“方寸地”变“增收院”,实现乡村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6月12日,富蕴县科协、老科协领导和技术专家来到杜热镇、喀拉布勒根乡部分村对农牧民庭院种植的果树和蔬菜开展技术指导。在杜热村农牧民拜木汗·卡力曼的庭院,种植了苹果、李子、海棠、葡萄、黑加仑等8种经济果树和茄子、辣子、西红柿、黄瓜等11种蔬菜。专家边看边给拜木汗现地培训指导:“葡萄要不停打叉、掐卷须,保证结果产量;苹果虽然结果多,但开始出现缺铁症状,需要补充硫酸亚铁;草莓虽然收益可以,但通过除匍匐茎、摘除病黄老叶,产量会更高;食心虫要提前防治”。拜木汗认真地学习并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说:“去年这个只有5分地的院子,种植果树和蔬菜,产生了近2万元的收益。今年,通过专家的技术指导,可以多增加0.5万元。”在哈拉苏村农牧民孙庭轩庭院里,3亩多地种的满满的。小苹果压弯了枝条,十几种蔬菜开始开花结果,籽粒玉米长了一米多高。老人说:“蔬菜瓜果吃不完就送人,每年也能销售一空。庭院绿化漂亮了,我们也获得了经济收益。除了自给自足和送朋友,每年还能卖0.6万元。感谢你们的技术指导。”
庭院经济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具有“小、快、灵”的优势。今后,富蕴县科协将积极引导农牧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依托老科协科技示范、培训指导,把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让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责任编辑:桑格林
富蕴县科协 田晓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