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科普馆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23

为加强乌苏市科普场馆体系建设,近日,市科协党组副书记、主席孙厚典一行,再次调研了胡杨河市、独山子区、127兵团等三地四方部分科普场馆,胡杨河市科协主席、独山子区科技局局长、127兵团育才路社区书记陪同调研和座谈。

座谈现场,各场馆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场馆的发展历史、科技成果和近年来科普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更好的打造现代化科普馆,通过打造统一品牌,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科普场馆建设的整体提升,乌苏市科协党组副书记、主席就如何打造社区科普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健全组织机构,把科普工作落到实处

打造社区科普馆工作理念:健全组织,建设队伍,强化管理。一是各街道党政领导必须具有较强的科教意识,成立街道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科协主席,安排专人负责科普工作。二是组织成立由辖区单位组成的科学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在社区中抽选出一些文化程度高、热心科教事业的社区成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构建街道科普工作队伍、科学教育基地、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自上而下的社区科普网络,有效地保证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增强科普元素,丰富科普内容。

丰富社区科普设施建设,不断发挥科普馆的阵地作用,确保打造实效。在市科协的指导支持下,一是分门别类在有限的面积内落地更多的功能室,如:配备科普器材,打造具有操作性的静态展品结合VR虚拟仿真的实训室、生态科普馆、科学家精神展、大手拉小手科技制作区、生命急救科普区、各类书刊、杂志等科教必需用品和传统文化功能区等。二是强化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和“用良心做科普”的工作理念,营造科技氛围。三是及时获得新的社科信息,为普及居民科普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增设科普大屏,不断更新科普知识,扩大知识容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三、创新形成,搭建科普活动平台

抓好日常性的科普教育工作。积极发挥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宣传志愿者的作用,培养金牌讲解员,依托社区科普馆,每月定期举办科普讲座、放映科普宣传片,发放科普资料,并且每季度制作一期科普知识宣传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组织科普志愿者积极参与特殊节日的科普宣传。利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等节日,大力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求实效,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社区居民投身社区建设的凝聚力、向心力。

最后,乌苏市科协孙厚典表示在深入打造社区科普馆建设工作中,应结合乌苏市实情实际,发挥特色优势,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发挥社区科普馆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科协事业发展,使广大青少年、社区居民有一个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体验场所,让社区和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科普知识。

(撰稿:李小娟  审稿:孙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