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开展第34个国际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18

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强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保护好灾害脆弱群体,加强防灾减灾中的韧性建设。按照区、州减灾工作要求,阜康市减灾委、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阜康市科协等各成员单位,在阜康市畅岁园集中开展第34个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并在各乡镇和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设立分会场。

活动现场,各单位通过设立宣传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灾害应对的法律法规。在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有奖问答环节中,通过一问一答,让群众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和自救方法等,让群众主动参与防灾减灾中来。活动还科普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法等,现场群众纷纷踊跃体验,营造了双向互动的宣传氛围。

此次活动共发放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知识等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各类奖品100余个,接受群众咨询600余人次。

连日来,阜康市通过组织各成员单位协同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行业特点,创新灾害事故风险防范宣传教育机制,丰富内容和形式,努力构建多元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阜康市科协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

一是结合实际,创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内容和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秋冬季森林火灾、低温冰冻、暴雪、寒潮、地震等灾害常识和防范技能的科普宣传活动,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扩大群众知晓面,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二是开放科技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逃生避险训练,着力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让市民知道在发生地震、火灾的时候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开展自救逃生。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手册、科普短视频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传播优势,拓宽防灾减灾科普资源传播渠道和覆盖范围,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急救与自救的方法,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以及应急能力。

责任编辑:桑格林

阜康市科协 金国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