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耕一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对甘草药品生产、检验、研发的本领,成为公司里名副其实的“创新达人”。

在额敏县上户镇库玛克一村的百亩甘草新品种国甘一号田间,大片的甘草刚长出新芽。作为自治区中药材“定制药园”项目的负责人的刘耕,定期会来到种植基地与种植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这片甘草试验地,对将来整个甘草种植产业起到示范效果。按照“定制药园”合同约定的数据要求,鲜甘草每亩地产量能达到两吨左右,甘草蔗干后产量达一吨。 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耕说:“隆惠源药业现在年加工甘草5000吨,年产甘草制品1500吨,蔗产值的话大概在7000到8000万之间。如果这块地试种成功,推广到整个6250亩的基地区,将来每年会产生将近1个亿的增收效益。”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药材保护种植、研发加工、人才培养,这更激发了像刘耕这样的从事中医药生产、质量、研发人才传承创新发展的动力。
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耕说:“今年上半年我们报了一项自治区的中药产业化示范专项,其中‘定制药园’的项目获得了自治区卫健委的项目支持。在我们原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科技含量,为企业最终产生更好的效益,带来更深层次的研发课题内容。”
在一桩桩、一件件困难面前,刘耕总能迸发出奇思妙想,想方设法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用“巧劲儿”来解决一个又一个质量研发难题。他那种“钻”的精神,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研发部副部长缪学农说:“刘工平常严谨务实,他很重视实验方法的科学性。有次我们的平行实验结果差异性很大,他一直将数据追溯到天平称量时的检测环境温湿度是否有减震措施等,确保每次数据精准。”

自治区中药材产业帮扶“定制药园”建设项目的周期1年,但甘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三四年是最佳采收期,刘耕作为负责人,将持续跟进“定制药园”项目后期进展情况,使项目实现中药材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新疆甘草种植提供一个标准的示范技术标准。
责任编辑:桑格林
敏县融媒体中心 王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