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科协切实担负起科协党建工作责任,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县科协工作实际,以党建引领业务,注重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扎实开展科技创新,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加大科普服务供给,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科普队伍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共促。全面完成乡镇和村社区科协换届工作。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科协主席,设立党员科普专干73名,成立科技志愿者服务组织167个,党员科技志愿者1210名,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60000余人次。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积极探索“党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焉耆县富硒产业园进行实地培训,实现了2000余人的稳定就业增收,为提升“科技赋能”质效提供了人才和组织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活动”,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以创新主题党日活动为出发点,着力打造“主题党日+”活动形式,使创建党建品牌与“主题党日”活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结合支部工作特色,积极探索创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努力在“+”上做文章,组织党员干部到博物馆、科技馆、党史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学习,让党员干部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以“党建带科普、科普促党建”为工作主线,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在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乡村科普馆开展“党建+气象日”“党建+防灾减灾日”“党建+爱耳日”等重大专场科普活动20余场次。通过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促进党建和中心工作相互融合、同步推进,让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科普阵地”,打造为民服务根基。围绕“三红产业”,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用党建思维促业务发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乡村振兴”主题,突出各乡镇的发展思路和产业特色,展示科普馆的一馆一品一特色风采,配备党史、养殖、种植技术书籍,协调本地企业,提供衍生产品,不断拓展基层党群阵地功能。在科普馆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技术培训,达到乡村科普馆常开常新效果。组织种养殖能手在田间地头、棚圈、科普示范基地,科技小院进行现身说法,培训最新种养殖技术,在科普馆设立“土专家、田秀才”年度排行榜,表彰13名“最美”科技工作者,涌现了梁佳、牙生买买提·托乎代等一批农民发明家,使乡村科普馆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孵化站”。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解决科普资源共享,举办和参加各类经验交流会,取百家之所长。充分利用科技馆、乡村科普馆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各类科普活动81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129000余人次。
责任编辑:曹琳哲
焉耆县科协 王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