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塔城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走进也门勒乡泉水村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思想从事特色种养殖,帮助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不断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

在村民韩金魁家中的三个暖圈里,一头头体格健壮的肉牛正悠闲地咀嚼着草料。韩金魁高兴地说:“现在我的棚里有130多头牛,牛犊30多头,200多只羊。现在羊正在产羔,羊羔有50只左右,每年养殖的纯收入是30万到40万元。”
塔城市畜牧志愿者还对养殖户讲道:“产业化养殖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牛羊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后,就会形成品牌效应,吸引经销商、加工商、兽医、养殖人才、网络营销等相关人才进一步聚集,让科学饲养、分工协作、精深加工等成为现实。养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不仅避免了村民自己开拓市场的繁琐手续,还提高村民反向溢价能力,降低饲料等采购成本。”

“今后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引进良种牛,多学养殖方面的技术,努力增加收入。”韩金魁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塔城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在今年春季,将继续加大科技进乡村的力度,帮助孵化各乡镇地域特色产业肉牛养殖,充分彰显地区特色、体现乡村价值、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不断提高百姓收入,不断增强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桑格林
塔城市科协 马馨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