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汇聚中科院新疆分院和新疆天文台及其他多方科普资源、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于5月29日至30日开展“天文科普走进乡村”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天文科普+研学教育”的形式,帕丽旦木·阿西木老师熟练采取维语和汉语进行授课,并强调:传播天文知识,启迪科学思想,引导乡村各族群众树立爱科学、用科学、勇创新的意识十分重要,能够进一步在乡村发展中探索天文科普、气象知识赋能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今天的科普活动很有意思,老师的讲解细致入微,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星体之间的关系,还跟我们互动,让我们作为星体相互运动,亲身体会了星体之间的作用力,这种方式不仅带动了我们的积极性,还在不知不觉中传递了科普知识,真的是寓教于乐。 ”墩阔坦村村民买合木提说道。
本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天文气象知识、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激发各族群众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意识,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和文明素养提升,丰富了尉犁县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尉犁县的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尉犁县将立足群众所需,将科普活动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生产方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曹琳哲
尉犁县科协 王庆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