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位于巴州轮台县轮南镇境内,该基地具有公共科普服务功能的区域面积120平方米,室外面积500平方米。作为塔里木河流域唯一一座国家级胡杨林定位观测研究站,2022年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以来,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恢复与保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利用定位站长期积累数据及野外观测场站,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科教资源,面向疆内高校开展胡杨林生态保护相关知识的科普活动,累计接待疆内高校学生80余人次,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胡杨林保护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投身胡杨林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热情。

二是依托胡杨林保育与恢复技术研究的专家团队作用,通过视频等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群众宣传胡杨林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价值,呼吁全民一起保护荒漠胡杨林。

三是依托基地承担的相关科研项目,针对胡杨林重大生态工程的效益监测与评估工作,面向基层林草系统管护人员,采用现场讲解、跟班学习等方式开展相关科普宣传。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护林人员爱林护林的意识,为更好发挥护林纽带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加大区域内的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好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推广应用,积极发挥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公众的能力。
下一步,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将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将培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科普阵地作用,发挥科普服务功能,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科普网络,建设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让科普工作更“接地气、聚人气”,努力为轮台县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曹琳哲
轮台县科协 阿依古丽·热木图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