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了解石油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克拉玛依——这座因油而生并因油而不断日新月异的城市,2022年4月17日上午第一小学501班师生及家长一起来到克拉玛依历史博物馆参观。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了“克拉玛依”城市名字的由来,也了解克拉玛依的历史和发展史,也知道了克拉玛依是新中国自己发现的第一座大油田。博物馆里一幅幅图片和珍贵文物吸引着同学和家长们的视线,他们驻足观看,拍照记录。特别是那些记录着克拉玛依历史的老照片,塑像,故事,还有讲解员栩栩如生地讲解都让学生和家长们听得津津有味。


克拉玛依老一辈石油人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在艰难困苦下谋发展,把一个“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原,建设成了一个充满归属感和家园感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1955年7月6日,由八个民族36名工人组成的“青年钻井队”挺进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黑油山。同年10月29日,第一口油井完钻、喷出工业性油流,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宣告诞生……这些耳能详熟的历史让师生和家长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感天动地为祖国献石油的年代,不由得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这次来到克拉玛依博物馆开展场馆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传承石油精神的重要性,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克拉玛依!
责任编辑:曹琳哲
克拉玛依区科协 李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