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 乡村科普”——古箜篌与现代音乐融合

发布时间:2023-09-11

9月10日,且末县科协积极参加“文化润疆 乡村科普”巴州科普馆系列直播活动,展示弘扬“箜篌”演奏传统文化,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早在丝绸之路形成前,箜篌就在距今近3000年前的新疆地区广泛流传,且末县就是当时箜篌流传的重要区域。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出土了两件距今约2700年的木竖箜篌实物,它们被世界吉尼斯记录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且末也因此而得名“箜篌故里”。

近年来,且末县大力传承发展箜篌文化艺术,组建箜篌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种子教师”团队,组建“箜篌娃娃团”。2020年12月且末县第二小学被且末县教科局、且末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命名为且末县箜篌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学校,学校将箜篌文化纳入音乐日常教学,并开设了箜篌社团,学生对学习箜篌兴趣浓厚,目前我县有100多名学生在长期坚持学习,多次参加且末县各类演出。

而后,2名学生进行《大鱼海棠》箜篌表演,悦耳动听的节奏在直播间来回跳跃,让古箜篌与现代曲目相结合,优美、轻松、和谐的氛围扑面而来,传递着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

且末县科协李斌主席表示:“特别感谢老师和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动听的曲子,且末县阿克提坎墩乡托格拉克艾格勒村科普馆会继续推进文化润疆活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到乡村科普馆,文化润疆,乡约科普!”

责任编辑:曹琳哲

且末县科协 李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