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县科协:人才下沉、科技入村成为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2-04-20

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新疆巴楚县聚焦科技创新赋能,大力培养乡村科技人才,积极支持各类科技人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派下去”+“送上门”,优化人才科技服务。坚持把科技人才派下去,把技术成果送上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实施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巴楚县科协从农、林、水、畜牧、农机及企业合作社以及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专家”“田秀才”中选聘96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结合乡村农业产业特点,确定包联村,有针对性地联系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常态化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学大讲堂”等活动。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33场次,受益群众1.32万人,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融进去”+“引过来”,强化人才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融进去,把产业项目引过来,巴楚县科协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全疆优秀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鼓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南疆综合试验站、新疆畜牧科学院喀什分院等驻县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围绕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创业和技术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支持驻县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人员发挥职业专长,成功推介入库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育成才”+“用起来”,加大人才科技支撑。巴楚县科协坚持把干部群众育成才,把科技人才用起来,争取农业、林业、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扶持,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林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眼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为当地干部群众“量身定做”科技培训班,让乡村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学农业实用技术、学科技知识、学政策理论,不断提升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素质能力。每年累计对乡村农技人员、种养殖大户、农口干部等在田间地头进行集中培训5万人次,既从大众化角度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素养,也从专业化角度培养了一批有情怀、接地气、肯钻研的技术骨干人才。


责任编辑:桑格林

巴楚科协 阿迪里·阿布都热依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