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乌苏市第一中学数理化、生物组骨干教师来到乌苏市科技馆,开始了半天的参观研讨实践活动。
在探索自然展厅,科技辅导员讲解双曲狭缝时,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大家共同探讨双曲面、双曲线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倾斜的直杆绕着Z轴旋转,生成的单叶双曲面与垂直于X轴和Y轴的平面相切时有趣的数学方法。在宇宙奥秘展区,老师们被一个个有趣的科技原理所吸引,感兴趣的原因不仅仅是原理实验本身,而在于老师们感受到的对于教学的指导意义,老师们一边观看一边交流着原理和感受,参观气氛热烈。
最后,所有老师坐在一起谈感受和自己的见解,老师们纷纷表示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的实验方法,对今后的教学改进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展品原理准确性的把握上,老师们探索出了基本讲解程序和规律:一是讲解前的导入和下一个展品之间的衔接语。二是精准简练的讲出科技原理的正确性。三是引发参与者思考这些原理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四是提炼精准的讲解词为全馆打造线上VR奠定基础。

物理组教研组长马荣燕老师说:“以前曾经查过磁共振成像原理,当看到展品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这样系列断层图片的呈现方式,再配上简洁优美的解说,瞬间唤醒原来头脑中晦涩的记忆,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磁共振成像原理的愿望。”
团支部书记说:“科技馆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校外学习的素材和实践场地。校外教育给了孩子更多的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实践、体验、感悟,形成独立的思维和见解,这是创新的基础。校外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注重科学普及,还注重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的培养。乌苏市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第二课堂”,承担着落实和支持科学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今后,乌苏市科技馆科技辅导老师会根据《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课程》的相关要求,注重学生对探索科学的自主意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综合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能力。
责任编辑:桑格林
乌苏市科协 李小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