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棉花科技小院位于巴州轮台县,作为新疆创建的首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2021年通过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审核,入选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以来,科技小院充分利用7万余亩自有繁种农场,按照“中国棉花”生产管理规范进行生产种植,在减少污染、节能减排、尊重劳动、提升棉花质量等方面不断作出了改进。
近日,在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棉花科技小院繁种农场,该公司董事长卢怀玉、技术指导负责人陈绪兰、陈虎年,科研育种负责人王红这、农场负责人卢春建一同到繁种农场对棉花补种、滴水、中耕、排盐等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四零服务”,盘活科学助农源头
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签订高层次科技人才协议,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相关专家,并研究制定“引进后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计划”,让科技人才和专家扎根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解决农民专业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和服务支撑不够等问题,为科技兴农富农提供直接指导,引导农民高效生产,推动农业生产降本增收。并围绕新疆棉花绿色可持续发展、粮棉轮作种植制度等开展品种技术创新及相关理论研究。培养和建立一支扎根新疆,包括棉花遗传育种、耕作栽培、植物营养与肥料、节水高效灌溉等专业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团队。
“校企合作”,厚植科技致富沃土
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合作,研发生产的新陆中71号、新陆中73号、欣试518号等棉花种子抗病高产,得到广大棉农认可,棉花种子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有效助力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研发的优质、高效、机采棉新品种重点解决高品质原棉缺乏卡脖子问题,筛选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质、多抗、大铃、结铃性强、适于机采等优异种质资源,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适机采、符合轻简化栽培的棉花新品种,满足棉花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
服务“三农”,推进乡村振兴新模式
通过现场展示、科技长廊和科技展板、开展晚间课堂,利用新疆国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制作科普文章、发布科普短视频、广泛开展专家服务基层培训等形式,让农民可以随时了解技术要点,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可以通过调查了解种植大户、合作社社员、农民、农业管理人员等如何使用源棉8号种植,以及实际收成情况,通过对比管理技术与棉花品种种植情况的对比,评估当地农民农业技术提升的促进作用。2021年入选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以来,培训农民等核心示范户30场次,受益人数达3000余人,充分发挥核心示范户带动作用。
小院虽“小”,依托的是涉农高校的教育、科技、人才力量,孕育的是乡村美好未来。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棉花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院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将专家学者与农民朋友紧紧联系在一起,更好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入驻小院的专家和研究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把论文写在田野间,培养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情怀,打通了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母春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