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治区《关于开展2023—2024年“科技之冬”活动的通知》要求,塔城地区科协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制定活动方案,采取线上线下联合的方式,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等群众性活动,切实推动科普资源下沉、科技人才下沉、科技服务下沉,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利用地、县(市)融媒体中心等各类平台,录制发布科普短视频。一是邀请农牧业领域专家,录制发布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科普视频,引导先进技术服务农民、科技成果惠及农民。二是邀请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录制发布卫生健康、科学防疫、生命安全、儿童青少年健康、老年健康等主题的科普视频,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三是邀请安全生产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录制发布应对安全生产、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科普知识视频,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组织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录制发布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科普视频,旨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农村、街道,开展各类线下科技培训。一是邀请自治区、地区、县(市)涉农、卫生、环保、应急管理等领域科技人员、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深入乡镇(场)村队、街道社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以科学大讲堂、健康义诊等形式,开展各类种养殖、健康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应急避险、生产技能等科技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二是组织农村科普带头人(农村技术骨干)、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外出参观、交流、学习,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融合到谋划来年产业规划和生产中。三是动员组织乡镇(场)农牧业发展中心、专业合作社、科技小院技术人员下沉到村队,开展现场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发挥传帮带作用。四是组织农村科普带头人(农村技术骨干)、村干部、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土专家”“田秀才”,在县(市)农牧民技校举办提升型集中培训,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科技人才,使他们成为农村科技培训的中坚力量,起带动、辐射作用。
责任编辑:桑格林
塔城地区科协 阿热爱勒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