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日报》刊登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和第二届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专版信息

发布时间:2023-06-12

6月10日,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和第二届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巴州举办,《巴音郭楞日报》刊发专版进行宣传报道。

报道指出,积极落实“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绿色“一带一路”是“中国理念、世界共享”的重要载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荒漠化防治的科学认知、技术分享及能力提升,分享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实践,也是服务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报道指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巴州模式与实践。巴州总人口161.4万人,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巴州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大约占全州行政面积的27%。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荒漠化防治为己任,深入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有效治理沙化土地 430万亩,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逐步走向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巴州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报道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承担了30多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项目,在中亚、西亚和非洲建立了多个联合研究中心和野外监测研究站。作为非盟主导的“非洲绿色长城”计划的唯一技术支持单位,研究所还与有关方面携手,积极应对萨赫勒-撒哈拉地区荒漠化问题。多年来,该所举办了20多场国际会议和培训班,招收培养留学生110余人,有力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能力,实现了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国际引领。

报道提出,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暨第二届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在巴州举办,为巴州学习全国、全世界的先进经验搭建了重要平台,必将对巴州加强荒漠化治理产生重要促进作用。巴州将以此次论坛和培训班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坚决打好防沙治沙攻坚战,为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作出巴州样板、展现巴州贡献。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李一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