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3年,巴州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系统资源优势,有效利用科普资源推进家庭教育。
一、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以科普教育拓展家庭教育路径
巴州科协聚焦科普助力“双减”,汇聚整合优质科普资源,分层分类推进科普教育,拓展家庭教育路径形式。一是加强科普场地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阵地支撑。目前,巴州有科学家精神展厅1个、县市科技馆4个、乡村科普馆117个,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阵地支撑。二是充分汇聚助力“双减”的社会化资源,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目前,巴州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个(和硕县马兰红山军博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31个、自治州科普教育基地192个、自治州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14所、自治州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6所,充分调动挖掘社会科普资源和潜力,促进家长和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三是科普大篷车联盟进基层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常态化。全州在运行科普大篷车10辆,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深入八县一市各中小学校、各乡村科普馆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体验活动、科学小实验活动。四是启动流动展品巡展,丰富乡村科普馆和家庭教育资源。2023年,巴州科协联合八县一市科协启动乡村科普馆流动展品巡展,拓宽科普供给渠道,促使乡村科普馆展品常换常新,为各乡村科普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科普活动提供优质科普资源。五是提升科普讲解服务工作水平,奠定家庭教育宣教人才基础。今年,巴州科协着力加强科普讲解员队伍建设和讲解员素质建设,提升科普讲解服务能力,相继培育科学家精神展厅讲解员3名,成立科学家精神宣讲队1支,储备专职科普讲解人才38名,为提升科普讲解服务能力,更好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奠定人才基础。
二、以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为载体,增强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赛事和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和生活技能。成功举办第37届自治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推选出35项青少年创新成果作品,30幅科幻画,10项科技实践活动,20项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参加自治区级大赛,共计获得一等奖14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13名;组织青少年参加自治区第五届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19项作品入围自治区大赛终评;组织20名学生赴克拉玛依市等地开展科普研学活动,组织10名青少年前往北京科技大学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组织18名青少年参加豫新青少年科技夏令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巴州营员分享会、2023年豫新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巴州营员座谈会,通过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科技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可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二是积极培育科技辅导员,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今年以来,累计组织21名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和机器人教练员参加能力提升培训。结合各类培训班培训成果,引导科技辅导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良好的个人品德意识
2023年以来,巴州科协在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科普宣教场馆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信仰理想和正确的成才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功能。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激励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家长学生参观和硕县马兰红山军博园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场次,组织学生家长参观“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厅”6场次,在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厅开展“中国科学家故事”主题朗读活动1场次;深入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25场次;举办巴州科普剧节暨科普剧展演1场次,轮番上演科学家故事科普剧专场、乡村科普馆科普剧专场、青少年科普剧专场,将科学家精神以及科学原理以舞台剧表演形式通过网络直播呈现给全国广大观众,为广大青少年及家长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二是创新形式,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乡村科普馆直播活动,组织父母和孩子一同走进乡村科普馆观看书法、曲艺等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启润青少年心智,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红领巾科普讲堂进乡村科普馆直播活动,以主题科普教育、爱国情怀培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公益实践等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爱国意识。
责任编辑:曹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