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级中小学陆续放假,巴州各县市乡村科普馆成了孩子们假期打卡的首选地,各基层科协也抓住时机,在推动科普馆常态化开放的同时,出实招引导中小学生来到科普馆,将“双减”后首个假期过得有滋有味。
一是发挥“好玩”的实招。巴州现有117个乡村科普馆均因地制宜建设,围绕科学认识、生态环保、智慧生活、安全生产等配备了VR、智能家具、机器人、物力趣味实验教具等各类展品,充分满足了孩子们追求科学的好奇心,真正让学生们乐在其中。

二是突出“好学”的实招。通过将近一年的运行推广,乡村科普馆寓教于乐的功能已经渐渐深入人心,契合乡村游、研学游的假期外出休闲需求,各乡村科普馆纷纷与学校、旅行社等深化合作,在乡村科普馆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研学游等活动,乡村科普馆的平台载体作用更加突出。

三是发挥“好用”的实招。各县市将乡村科普馆资源与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资源整合起来,加强展品互相流动,确保各类展品物尽其用,把乡村科普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老师学生们用得开心,用得顺手也用出了成效。

各县市乡村科普馆努力开展了“青少年科技活动器材室”“乐高机器人”“趣味之家”“现代智能生活”“机器人小培训”“等一系列青少年科技活动,丰富了基层学生“双减”的后首个寒假。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玉苏甫·沙迪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