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科协2021年“科技之冬”活动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2-04-06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乌鲁木齐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乌鲁木齐市科协按照自治区科协“科技之冬”活动总体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好“科技之冬”活动。

一是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乌鲁木齐市科协召开“科技之冬”动员会议,精心安排部署。会议传达学习自治区科协关于开展今冬明春“科技之冬”活动要求,同时征求基层科协、相关部门和基层群众的意见,询问培训需求,针对具体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是举办全市科技之冬启动仪式。2021年12月23日下午,由乌鲁木齐市科协主办,水磨沟区科协、农业农村局、科技局、新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承办的乌鲁木齐市暨水磨沟区“科技之冬”活动启动仪式在水磨沟区石人子沟街道涝坝沟村举行。启动仪式上,市科协为水磨沟区赠送了“科普健康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识读本》、反邪教宣传品。水磨沟区领导为水区“农民田间学校”、科技特派员代表颁发了牌匾、聘书,为涝坝沟村农牧民捐赠了牛羊圈消毒液、科普书籍等。组织科技志愿者团队开展了“智惠行动”。活动现场,科技志愿团队新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专家举办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日常防护”专题科普讲座,并为困难家庭免费赠送慢性病药品。爱尔眼科医院·科技志愿服务团队为村民们进行免费眼病筛查和眼科知识宣讲。老兵公益·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垃圾分类、科学家精神宣讲、文艺快闪等志愿服务活动。“科普大篷车”进行了科普展示、有奖知识问答等系列活动。

三是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一是在农村牧区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大学习大宣讲、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活动。精心制定宣讲培训方案,制定了政策宣讲、纲要学习、法治宣讲、垃圾分类、疫情防控应急科普、智能手机应用、反电信诈骗、科学普及去极端化等14个专题的讲座课程,以乌鲁木齐老科协为依托,抽调专家18人,组建了科普专家宣讲团,采取“点菜式”服务方式,为基层农牧民、社区居民做好服务。二是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市科协、区县科协组织“科普大篷车”、爱尔眼科医院、老兵公益等多个科技志愿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现场免费为农牧民进行眼病筛查、义诊送服务、“科普+文艺”惠民巡演、发放“科普健康包”、科普宣传资料,让“科技之冬”真正成为惠民为民的好抓手。三是积极参加乌鲁木齐市“三下乡”活动。3月4日,市科协积极参加乌鲁木齐市“三下乡”活动,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冰雪风情小镇现场开展了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免费义诊服务等系列活动,向基层农牧民群众发放“科普健康包”1000个、科普宣传资料10000份,开展义诊志愿服务3场次。四是充分发挥纲要成员单位作用。乌鲁木齐县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的作用,联合县人事局、科技局、教育局、环保局、供销社等单位共同推动培训工作,积极开展等各类科普主题活动,加大力度开展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科普大篷车滚动播放科普知识15场次,累计展出展板160块,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受众群众5000余人。五是发挥老科协的工作优势。“科技之冬”活动中,乌鲁木齐老科协共组织科普报告团专家18人,先后56人次赴米东区、高新区(新市区)、沙区、天山区、水磨沟区和经济开发区(头屯河区)6个区县的6个村和51个社区共举办科学普及去极端化、反邪教、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科学家的故事、垃圾分类、慢性常见病的预防、疫情防控、民法典、工业危险废物及固体危险废物管理、环保法律法规、智能手机应用、农药化肥减量施用等专题内容的科普讲座40场,农业技术培训1期,现场技术服务1次,健康义诊5次,受益群众达3000人次,发放各类科普书籍、宣传册3000余份。

去冬今春的“科技之冬”活动中,乌鲁木齐市、区县两级共开展科技志愿服务100余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利用“科普乌鲁木齐”融媒体平台积极做好线上科普宣传,宣传群众万余人,深受农牧民、社区居民普遍欢迎。

责任编辑:曹琳哲

乌鲁木齐市科协普及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