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科协不断强化全民科普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7

近年来,昌吉州科协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理念,不断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持续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科普工作取得实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全州科普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基层科普组织不断完善昌吉州各县市、园区、高校、企业建立了专门机构主抓科普工作,州科协和7个县(市)科协全委会按期顺利召开,通过专门机构的建立和全委会的召开,昌吉州各级科协组织依照法规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基层科协实现了按章办事、依规运行,严格民主办会,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科协系统多年不按章程召开全委会、群团组织机关化的局面得到扭转,科协组织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同时,今年全州先后建立园区科协7家、学协会9家、企业科协51家,圆满完成了7个县(市)老科协组织成立工作,全面夯实了科协基层基础,有力提升了基层科普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

群众性科普活动力度不断加每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防灾减灾、食品安全、气象日、环境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校园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主题科普活动广泛开展,营造科普宣传浓厚氛围。日常工作中,昌吉州科协通过组织科普大篷车等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及集中开展“科学大讲堂走进昌吉州”活动、科普服务基层行、科普专家进校园、科普志愿者送医送药义诊等活动,向公众传播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提升了我州公民的科学素质,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提供基础支撑。

科普阵地建设不断拓展。为满足广大公众的科普需求,近年来昌吉州科协不断加强与学校、社区的资源共享,大力推进科普场所和设施建设,建成县域科技馆3处,在全州打造建设农村、社区、校园各类科普场馆21家,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31家、州级科普教育基地57家,在社区、公共场所建成电子科普画廊35座,在5个县市开展了中国流动科技馆常态化巡展,配备科普大篷车7辆,确保优质科普资源普惠群众。加强与融媒体中心合作,建设“科普昌吉融媒体平台”,与昌吉日报联办《科苑》专版,在广播电台成功推出12期《科普进万家》访谈节目,构建出阵地+平台的高质量服务体系,把体系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大科普”工作格局不断优化昌吉州科协按照科普工作实用、接地气的原则,根据自身特点,将科普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257名专家组成的州级科普专家团、22149名科普信息员广泛开展健康养生、食品安全、低碳环保、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等宣传活动3411期,举办各类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栽培技术、牲畜防疫、农机新技术、林木病虫害防治、应急演练安全生产等科普讲座832场次,发放科普资料56000多份,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同时,依托4.7万名涵盖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等领域科技工作者队伍,在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及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聚力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

责任编辑:桑格林

昌吉州科协 曹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