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老科协组织学员参加新疆老科大科普讲座

发布时间:2023-04-27

4月27日上午,自治区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第六节科技课开讲。授课的专家是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张晶。张教授授课题目是《奇美丹霞地貌》。和田地区老科协组织751人聆听此次科普讲座。

张晶教授首先从什么是地貌、什么是丹霞地貌讲起,接着让大家浏览了国内外及新疆区域内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是一种壮美的地貌景观,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均有分布,具有极高的审美和科研价值,然后张教授讲述了丹霞地貌的特征:红色砂砾岩和形态奇特。了解了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丹霞地貌形成主要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受到流水作用将周围风化的红色砂砾带到低洼盆地处沉积下来成为岩石,气候干热造成岩石的氧化作用。在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沟谷不断展宽,崖壁崩塌后退,山顶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丹霞地貌那么艳是因为富含氧化铁,造型那么美、形状那么奇特是因为地球的构造运动,地质风化作用。

丹霞地貌相貌不一样是因为丹霞地貌有从年轻到老年的生长发育期不同时期,形态就不一样。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最后,张教授阐述了丹霞地貌的价值。

学员艾合买提·托合提说:“通过张教授的讲解,使我们老年人了解到更多的自然地理知识,领略了丹霞的美丽,感受到了自然的奥秘,懂得了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家园。”

“张教授讲的太好了,我在新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新疆有这么多漂亮的丹霞地貌,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去看一看丹霞地貌风景了。”王永梅学员说。

老科协副会长任建明说:“丹霞地貌科普讲座向广大的老年朋友普及了地球科学知识,弘扬了地质科普精神,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老年朋友们地质遗迹保护意识,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科普知识进机关活动。”

通过对丹霞地貌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中国最美丹霞地貌概况,欣赏张掖丹霞的神奇之美,认知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了解地球的科学知识。

责任编辑:曹琳哲

和田地区科协 胡小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