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贯彻落实科协“四服务”职能,结合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巴州科协制定年度人才引进工作计划,年内计划“柔性引智力”百余人。
一是“科创中国”科技交流会引进。围绕罗布麻、畜牧养殖、库尔勒香梨、石油石化、农业产业的发展,引进国家、自治区各领域专家人才在巴州举办7—9场科技交流会,着重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计划引进人才不少于36名。3—10月,将陆续举办“科创中国”微生物益生菌、轮台小白杏病虫害防治、罗布麻产业、畜牧养殖产业、库尔勒香梨产业、油(套)管气密封监测技术、辣椒机械化技术、巴州富硒产业发展、焉耆盆地葡萄酒产业发展等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到巴州通过技术研讨、现场教学等方式,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二是“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队人才引进。 引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服务团,与自治州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创新资源向巴州集聚,助推巴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绿色发展专科科技服务团。该服务团重点服务于巴州,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及生态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助力经济绿色发展。计划引进人才15名,目前已成功引进5名。
三是“科创中国”产业领域人才引进。依托援疆专项资金,针对石油石化、纺织服装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计划引进产业人才72人。
四是举办“科创中国”中石化院士专家巴州行。计划引进石油石化产业领域院士、专家、青年博士等20名。
五是“科创中国”嘉兴智库引进。依托巴州·嘉兴两地科协共建共享合作平台,促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工学会等全国学会,嘉兴科协,巴州科协三方在纺织服装、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成立科技服务服务团,开展决策咨询工作。计划引进专家人才10名。
六是“科普大篷车联盟”服务团引进。依托“自治区—巴州科普大篷车联盟”组建专家服务团,已引进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农业大学等领域专家8人。以此为载体,将进一步深化专家服务团建设,深化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农业大学与县市医院、农口部门的对接联系,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王化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