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杏子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成立了,这是巴州首个服务单项产业的科技专家服务团,汇聚了全国杏子产业的专家。”5月21日,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协传来好消息。
巴州及轮台县将通过激活科技专家服务团的活力,促进技术专家与企业精准对接,有效引导专家技术人才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通科技服务供需通道,围绕解决轮台县白杏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科技创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杏子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第一批名单共有12人,其中包括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乌云塔娜,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罗术东,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自治区杏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大海等。

轮台县杏子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将为轮台县现代林果业发展提供参谋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围绕全县林果业(杏子)发展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研讨活动,定期向县政府提交一次科研成果和行业发展建议;承担或参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装备)的试验示范推广;开展相关林果业(杏子)技术培训;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县、乡、村、杏子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制订产业发展规划,革新工艺技术,提高产业、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下一步,轮台县将进一步利用“科创中国”平台,充分利用杏子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的引领作用,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人才技术培训、科技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将白杏产业发展与“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县林果业科技化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持续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笔者从轮台县科协获悉,目前专家团队正在研发杏花期人工干预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已经取得的进展包括:摸清了影响环塔绿洲杏产业产量不稳定在花期的症结,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杏花粉规模化高效采集问题;摸清了商业化保持花粉活力的保存条件;找到了提高花粉活化和液化问题办法;提出“蜂机”高效辅助授粉的办法。
目前,该技术还在开展“提高杏花坐果综合调节技术”和“杏果实品质调节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研发。并且,团队下一步目标是研究选育或引进能自花结实的优良杏品种,彻底解决因阻碍授粉受精过程影响正常结实的问题。
同时,专家团队还在开展促进杏花芽有效分化关键技术的研发。研究显示,通过在花芽分化关键期,喷施配有成花蛋白等成分的营养调节剂后,可以有效促进花芽分化,杏完全花比例比对照提高20.26% 以上。目前研究进展到中试阶段,待技术成熟后,可以为新疆杏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另外,针对杏果实采后不易储运、货架期短的问题,杏体系加工储藏团队正在研发相关包装技术,可延长物流和货架期20天以上。现处于小试后期、中试初期规模验证阶段,该技术成熟后,将极大破解新疆区域杏鲜果储运销售难的问题。
责任编辑:曹琳哲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