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提升“双减”“四力”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发布时间:2023-04-24

塔城地区科协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及自治区科协、教育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将科学普及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整合科普资源,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大力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提升“双减”内生力。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利用校园广播站、科普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常态化宣传科学知识。邀请科普专家深入学校,通过授课、现场模拟、案例剖析等方式开展科普培训100多期,15000多名师生受到教育。开展“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少先队科技周末营”“科技礼包助学业”“我和妈妈学科学”等线上线下主题科普活动,在校园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

精心组织青少年科技活动,提升“双减”创新力。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类品牌赛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2021年以来,联合地区教育局、团委、妇联举办第九届、第十届塔城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8000余名师生参与比赛,收到各类参赛作品911件,一批作品和师生在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塔城地区科协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中学生高校科学营”“天宫课堂”等校外科技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各县(市)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各类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活动、赛事30多场次,有效激发了各民族、各年龄段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双减”执行力。组建了由176名科学类优秀教师组成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团队。建立地、县(市)科技辅导员培训机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推荐27名骨干科技辅导员参加自治区举办的科技辅导员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地、县(市)培训160余名科技辅导员,有效提升了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51名科技辅导员取得了专业水平认证,极大地增强了科技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为科普资源助推“双减”提供了师资保障。

打造资源丰富的科普阵地,提升“双减”驱动力。录制和播放县域科技馆、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推介视频11部,通过个性化的展示,让广大青少年足不出户“游”遍地区各个科技馆。为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科普图书,引导青少年通过阅读科普图书,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挂牌命名31家地区级、自治区级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和4所自治区级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并给予资金,支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打造青少年科学俱乐部,提升学校科技内涵。全地区29个国家、自治区、地区级科普教育基地和4个县域科技馆、1个流动科技馆全部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各族青少年走进科普教育基地接受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教育。“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开展各类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馆内科普参观体验活动200多场次,30000多名青少年参与各项活动,科普教育基地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的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桑格林

塔城地区科协 刘伟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