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河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海龙带队一行17人到巴州调研考察,当天下午,河北省科协调研考察组分别考察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下和什力克村乡村科普馆和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中华文化园,巴州党委常委杨雪莲陪同调研。
调研考察组一行首先来到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下和什力克村乡村科普馆进行考察。河北省科协一行对乡村科普馆在赋能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在发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对巴州建成的117个乡村科普馆,给予了高度认可,特别是在推进乡村科普馆“3+N”工作机制落实中,制定了全州117个乡村科普馆年度活动订单,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打通了农牧民参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各族农牧民身边的“科技馆”“科技孵化器”和“文化润疆大舞台”。

据了解,和什力克乡下和什力克村乡村科普馆建成于2021年6月,由河北省科协援建,科普馆场地面积400平米,有科普展品76件,自投入使用以来,共有8万余人次参观,有效发挥了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促进科技富农的重要作用,打造成为推进文化润疆的阵地平台。
随后,调研考察组来到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中华文化园,详细了解了中华文化园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建议。和什力克乡中华文化园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华文化园示范园之一,也是库尔勒市首个乡镇中华文化园。该园由礼贤苑、匠心苑、家风苑、博弈苑、汇艺苑、清韵苑、丹青苑、走廊八部分组成。其中包含了竹简墙、汉服陈列区、四大发明、中医中药、传统手工艺以及《二十四孝》、新千字文等。

调研组一行对巴州充分坚持资源下沉,引导各族群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倡导科学文明新风,努力提升农牧民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予以肯定,也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下一步,巴州科协将积极与对口援疆县市科协联系,通过河北省科协牵线搭桥,与河北省县市级科协建立结对关系,在科普资源共享、乡村振兴、青少年科技教育、“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健全互访交流机制,共促协同创新发展,共建全域科普格局,共担决策咨询项目,共育优秀人才队伍,共同探讨两地阶段性中心工作、特色亮点工作,有效促进了公民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李洋 胡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