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全力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 为巴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布时间:2023-05-18

今年以来,巴州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一体两翼”组织优势,加大人才技术供给,拓展跨界协同新领域,探索市场化专业化新机制,打造科技经济融合新模式,认真落实“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以创新提信心、增动能、稳增长、促就业,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自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明确工作思路,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多方征求在推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能源、航空航天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的困难诉求和技术难题,起草并上报《自治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2023年度行动计划》,明确17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职责。在自治区科协参加了中国科协组织的2023年“科创中国”年度会议,就企业入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需求、专家院士人才引进工作站成立、与自治区学会协会交流协作等6个方面进行交流研讨,为进一步做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工作奠定基础。做好“科创中国”平台巴州板块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企业入驻、专家入库、成果需求发布等工作,强化企业咨询发布,提升企业等各类组织的活跃度,打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枢纽,助力我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入驻组织445家,发布科技需求477项,入驻专家17268名,发布科技成果4105项,综合排名位居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排名第15位。

二是科创汇聚人才,打造聚才引智高地。围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柔性引进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能源、航空航天、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人才,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和核心技术难题,开展人才培养,发挥智库作用。2月27日,召开巴州富硒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帮助我州富硒产业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布局、确定行动路径、找准重点难点,做好富硒产业发展这篇文章;3月22日,与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共同承办了“科创中国”肥料减施增效发展产学融合会议,促成自治州人民政府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名院士、2名专家做专题讲座,共同探讨植物营养与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助力巴州农业高质量发展;5月9日,开展“科创中国”石油化工产学研对接需求座谈会,围绕巴州石油化工产学研对接需求进行交流,助推自治州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巴州科协柔性引进各类人才63人。

三是科创助推产业,搭建平台破解难题。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依托2023年“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系列品牌项目申报,成立“科创中国”棉花专业科技服务团,协同引进棉花专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研发中心的棉花专业一线专家、科研基地的学术带头人、产业研究院的技术骨干8人,服务巴州棉花产业发展。截止目前,“科创中国”平台巴州“人才库”已入驻专家17453名。建好凝聚科技人才的科协组织,相继在轮台县同奥检测有限公司、新疆晨光生物有限公司成立企业科协,为完善服务科技工作者平台强链、延链、补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园区、企业“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通过“小推介”动员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借助“科创中国”平台,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主要领导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工作,帮助新疆良佳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最新科技成果5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方案5个,及时对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专家库专家进行科技成果评价。今年以来,指导企业在“科创中国”平台发布技术、服务、人才等各类需求45个,指导入驻“科创中国”巴州试点城市企业20家。强化突出科技实践创新项目。积极做好项目申报,推荐中国地质学会学会、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科院轮台果树资源圃申报“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品牌项目3个。

四是夯实基层科普传播阵地,推进“一体两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契合科普“去极端化”、助力产业发展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要求,依托117个乡村科普馆等科普阵地作用,巩固和培育基层科普组织,逐步形成以基层科技馆、乡村科普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小院等为主要载体的乡村科普馆共同体。以乡村科普馆为载体开展“科创中国”技术路演,举办乡村科普馆农牧民技能培训暨技能展示直播活动、乡村科普馆讲解员培训班和讲解员大赛。形成“3+N”(“3”即突出季度主题机制、注重“节日”活动机制、建立订单式机制,“N”即形成科普宣传“N”机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村科普馆在科学文化宣传、教育、服务、培训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等科技文化活动,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文化润疆。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李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