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城地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年轻人的背影。在单位的时候,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不是在阅览室,就是在去阅览室的路上。
他,就是检验员吾尔科木·冉合木。
爱家乡,有梦想
吾尔科木出生于额敏县二支河牧场切恩格勒德哈仁村。20多年前,村里连续几年尝试种棉花无果而终。但是,拾棉花却是他儿时最难忘的事。
在他心中,村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美好。特别是到了棉花成熟的季节,满地白茫茫的棉花,白得像雪,轻得像云。钻进棉花地里,就能感受到“云海”的壮观。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每年的采摘棉花季节,他会跟着父母一大早来到棉花地,胸前套个布袋采摘棉花。稚嫩的小手,经常会被棉桃外的花刺划到,腰也因为长时间弯腰而倍感酸痛。
但小小年纪的他,从来没有因为捡棉花的辛苦而抱怨。也正是因为捡棉花的经历,他童年的梦想也与众不同。无知而无畏的他,在父母面前夸海口“等我长大了,一定会当一名科学家,研究出一种采摘棉花的机器,让大家捡棉花不用那么累……”
爱科学,喜钻研
2012年,吾尔科木以优异的成绩被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录取,从此点亮了他实现理想的灯塔。
在校期间,吾尔科木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4—2016连续三年被评为新疆大学“三好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年被评为新疆大学“三好学生标兵”,新疆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并荣获“国家奖学金”;2019年获得“自治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吾尔科木获得了保送新疆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更是有机会参加了校企合作项目《新型垂直摘锭式采棉机设计与制造》。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吾尔科木凭着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设计出了新型垂直摘锭式采棉机数字化样机。导师看重他有创新思维和组织能力,让他挑起了项目总技术负责人的重担。并与团队共同努力成功设计制造出了第一代新型垂直摘锭式采棉机,该采棉机作业效率每天120亩、采净率85%、含杂率1.2%、落地率5%,是新疆大学的重大科研成果之一。
期间,新型采棉机200多个零件的工程图和十几个总成总装的装配图,全部由吾尔科木完成。在制作样机时,他和机械加工师傅一起精心打磨零部件,圆满地完成样机组装。
由于一边制作样机一边上课,很多时候他都来不及换衣服直接到教室里,手上总是沾着油渍,还遭到了同学们的调侃,觉得研究生就应该去研究更前沿的技术,基础工作应该由那些机械工程师和企业来完成。
但吾尔科木心无旁骛,一心扑在项目的研发和攻关上。他充分利用每分每秒,超额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任务。在学院83名同学中,只有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获得了新疆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
干一行,精一行
2020年,吾尔科木在地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工作,并申请主持了地区科技项目《自动扶梯载荷试验用砝码固定装置的设计研发与制造》,以解决自动扶梯结构件制动力试验参数不达标,制动力不足所产生的溜车、断裂造成人员堆积踩踏事故等问题。
吾尔科木先后完成了砝码固定装置方案设计,总体结构数字化建模与工程图绘制,以及样机制作工作,该装置的设计参数符合自动扶梯载荷试验相关标准要求。
近年来,吾尔科木累计完成了1800多台电梯、200多台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任务,出具电梯定期检验报告900多份、起重机械定期检验报告90多份,检验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累计50多项。
参加工作后,吾尔科木虽然从事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但是从未放弃自己的研究。因为当时进口采棉机市场占有率很大,直接影响了国产采棉机的研发和生产。

于是,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继续学习棉花产业机械化方面知识的同时,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残余棉—落地棉组合式采棉机,并在2023年成功申请立项了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项目。
2023年,针对机采棉田遗留棉花给棉农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国产采棉机采净率不达标导致进口采棉机市场占有率偏高等问题。吾尔科木申请主持了“天山英才”培养项目1项,项目经费90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落地棉捡拾清花一体机的数字化样机设计和制作,并初步通过了实地试验测试。我们已经掌握了落地棉捡拾清花一体机的关键核心技术。
该项目实施成功后,能够增加棉农收益,如:在亩产450公斤的棉田里,有36公斤—58公斤的遗留棉,通过该机具完成落地棉捡拾,每亩为棉农挽回经济损失100元—150元。
岁月无情,青春有痕。在科研的路上,吾尔科木一直没有止步,更没有退缩,是名副其实为理想而锲而不舍的追梦人。在工作实践中,爱岗敬业刻苦钻研,让青春在探索中闪光、在奉献中成长,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彰显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桑格林
塔城地区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