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三个维度”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18

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日,塔城地区科协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力量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打造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新矩阵。

一是地、县(市)联动,强化宣传力度。围绕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5月12日,联合地区29个相关部门在塔城市文化广场联合开展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场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摆放3D科普展板和演示安全逃生小屋消防器材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科普常识、应急救援知识、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知识。此次活动设立咨询点10处,悬挂横幅20多幅,摆放宣传展板50多块,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各县(市)科协同步联动,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塔城市科协在企业、中小学校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升企业职工和在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并制作《洪水来了怎么办》《地震来了如何自救》等防灾减灾科普小视频,转发量达千余次;裕民县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五进”活动,面向社区居民、企业职工、中小学生、农牧民、老年人开展交通安全、防地震、防溺水、草原防火、家庭用电等科普知识,参与群众达2.3万人次

二是聚合科普资源,延伸宣传深度。依托县域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农村中学科技馆、社区科普活动室等科普场所,利用各类科普展板和展具,深入展示公众安全事件的类型、国家应对安全事件的措施和力量以及公众需要掌握的科学应对方法和急救技能,让公众从认知应急安全、应急安全保障、公众应急响应三个方面学习掌握应急避险科学知识、科学方法。额敏县科协充分发挥流动科技馆作用,采取培训宣讲与展品现场观摩体验结合的方式面向中小学师生开展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师生现场体验“洪涝中的避险自救”等展品,掌握地震逃生技能。截至5月18日,接待青少年、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等3146人次。防灾减灾周活动期间,全地区共开放各类科普场馆90余家,接待群众4.6万人次。

三是用好新媒体,拓宽宣传广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发动网民参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借助广播、电视、电子科普画廊、科普e站、LED大屏等载体,开设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专栏,推送发布科学生活、自然灾害避险、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科普知识,方便公众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送进千家万户。自5月6日起,在“i塔城”APP科普专栏和FM97.6“科普塔城”广播节目、“塔城零距离”平台不间断播出避险与自救、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电/气/水事故、自救互救常识等科普图文、短视频48篇,向社会公众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

接下来,塔城地区科协将不断通过科普大篷车基层行、“科普+节日节点”“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普塔城系列栏目等载体,传播普及科学生活、卫生健康、自然灾害避险、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法治意识。

责任编辑:桑格林

塔城地区科协 谢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