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打造重点科普活动品牌 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0-17

一年来,巴州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重点科普活动品牌化,提升科普活动影响力和实效性,扎实推进科教惠民实事落地见效,助力文化润疆,赋能乡村振兴。

一、实施科技兴农帮扶行动。一是扎实开展“科技之冬”活动。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有关单位和科技部门等组织围绕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等,深入田间地头、庭院、圈舍,开展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等活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种养技术、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全州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6654场次,培训各族农牧民、基层党员干部、技术人员、科技辅导员、返乡大中专学生、群众等72.73余万人次。此外,还开展科技下乡、科普巴扎588场次,举办各类技术示范、交流、演讲等活动855场次;二是组织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培训。按照县市培训需求,组织农业、林业、畜牧业、卫生等领域专家讲师赴各县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服务活动56场,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技术人员、各族群众等4900余人。

二、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一是深入开展科普大篷车联盟基层行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实现区、州、县三级联动,资源共享。深入38个乡镇、40个村、3个牧区、7个社区、26所中小学校、兵团团场5个联队,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66场,受益群众、学生等3.65万余人;二是开展2023年“新疆科学大讲堂”巴州系列活动。邀请自治区科协“新疆科学大讲堂”专家团走进巴州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县、博湖县13个乡镇、41个村,围绕农业生产、卫生医疗、畜牧养殖等,开展科普讲座37场次,义诊活动42场次,受益群众6000余人;三是开办“科普你我他·健康大家谈”健康科普系列节目。邀请国内、州内医疗专家,录制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肠道疾病、康复治疗等常见病健康科普短视频16部,向各族群众普及医疗健康科普知识;四是举办首届巴州科普剧节暨科普剧展演。三场科普剧展演活动通过科普中国、光明网、石榴云、科普新疆直播平台、新疆科协抖音平台、巴州融媒平台、巴州科协抖音平台等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350万人次。

三、实施《自治州2023年十方面25件惠民实事》“科教惠民”工程。

一是用好“乡村科普馆”,赋能乡村振兴。依托117个乡村科普馆,围绕季度主题、中华传统节日、各类科技纪念日等,常态化开展科技文化宣传活动,推动了乡村科普服务的多元化发展,实现乡村科普活起来、动起来。助力文化润疆,赋能乡村振兴;二是开展“文化润疆 相约科普”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举办“文化润疆 乡约科普”乡村科普馆直播季活动。以乡村科普馆为阵地,探索在全州乡村开展科技新媒体传播的科普工作机制,每一期活动一个主题,总共开展六期直播活动。制作乡村科普馆宣传短片、乡土人才宣传短片,开展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等,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今年以来,截至9月底,全州117个乡村科普馆,共开展政策宣传、科普宣传、科普展教、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等科技文化活动5600余场次,受益各族群众、学生74余万人次,实现乡镇常态化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全覆盖。

四、实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围绕自治州科技产业发展,邀请全国、自治区等相关专家到巴州开展系列科技交流活动,深化交流合作,助推各类科技服务团落地巴州。一是承办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暨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开展“一带一路”健康中国 华夏院士论坛暨第37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华佗工程”院士专家新疆行走进且末县活动;二是举办“科创中国”肥料减施增效发展产学融合会议,巴州人民政府与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国家级学会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助推巴州农业产业改造提升。三是举办“科创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科技交流暨培训会。全面推动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引入中国棉花协会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峙英,成立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马峙英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产学研融合,推动巴州棉花产业发展;四是举办“科创中国”“推动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石油石化产业科技交流会、召开“科创中国”石油化工产学研对接需求座谈会等,助力巴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朱秦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