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建强基层科普阵地 提升“乡村科普馆”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3-01-16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巴州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乡村科普馆在科学文化宣传、教育、服务、培训等阵地作用,面向各族农牧民开展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等活动,变“冬闲”为“冬忙”,多载体、多平台组织实施“科技之冬”活动,帮助农牧民提高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提升广大农牧民依靠科技致富本领,多渠道、多方位推动乡村振兴,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管好用好“乡村科普馆”。持续盘活科普资源,拓展完善现有设施科普教育功能,提升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服务能力。发挥“乡村科普馆”阵地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制定117个乡村科普馆年度活动日程表并向社会公示,做到在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假日期间全部开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推进精准科普,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全年,持续提升农村各族群众科学素质。

二是推进“3+N”工作机制落实。(“3”即突出季度主题机制、注重“节日”活动机制、建立订单式机制,“N”即形成科普宣传“N”机制),各县市乡村科普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农牧民科技需求等,积极谋划,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宣传、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等科技文化活动,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文化润疆。

三是协同联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联合全民素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组织科技工作者及科技服务团队深入到乡村科普馆、田间地头、庭院、圈舍等,帮助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困难和问题,指导进行科学生产,文明生活。

四是推进科技科普平台建设,拓展为民服务渠道。不断完善科普惠农长效机制,为农民搭建起方便、快捷的科技服务平台,服务“三农”科技需求。按照有需求、有计划、有服务、有评估,以乡村为单位形成每月需求清单,县市科协对需求清单进行分类汇总并报送各服务部门和科技服务团队,各有关单位对照服务清单定人、定内容,点对点、订单式地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推动乡村科普活起来、动起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朱秦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