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州棉花行业,洪梅是个知名人物。她是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农业农村部新疆早中熟及早熟陆地棉、长绒棉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孔雀河综合试验站站长,长期从事棉花新品种培育及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还担任着农业农村部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海岛棉育种联合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巴州“千名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尉犁县服务团团长,2022年入选新疆“天山英才”-现代农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
三十年如一日,洪梅带领研究团队,扎根棉田,潜心做科研,主持、承担30多项国家、自治区项目和研究课题,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西北内陆优质机采棉花新品种培育项目”,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了农业农村部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海岛棉育种联合攻关项目,2022年揭榜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长绒棉机采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加了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多年来,她培育了11个优质高产抗病的棉花新品种,推广种植了上千万亩,新增总产值上亿元,培育的新海26号、新海45号、新海58号等优良品种成为我国的纺织企业高端用棉的优选品种。
她主持的自治区科技厅“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抢救、收集、扩增、保存、鉴定了一批稀有的长绒棉种质资源,创制了一批优良超长绒高比强的或有特殊性状的种质资源,实现了对长绒棉种质资源的大量扩增及有效共享,为提升新疆长绒棉育种水平和种质资源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解决长绒棉机采的难题,洪梅自2014年开展长绒棉机采的相关研究,从长绒棉脱叶剂的药剂及剂量研究,到适宜机采长绒棉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再到长绒棉机采机艺融合配套技术的研究示范,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把机采技术固定下来,她又主持制定了长绒棉机采种植技术规程发布推广。每年的10月,正值棉花采收季,她的足迹遍布南疆棉田,不怕灰尘和危险,跟在采棉机后面查看机采质量,和采棉机师傅交流沟通解决问题,提高采棉技术,从长绒棉无法机采到实现了长绒棉大面积机采。
她主持制订了一系列棉花纤维品质保优生产标准,从优良品种、产地环境、优质种子、纤维品质保优栽培技术、保优采收技术等各个环节,为巴州的棉花品质提升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并进行了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推广。为了能更好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作为“千名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尉犁县服务团团长,她长期在库尉轮主产区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紧盯巴州棉花生产动态,及时为棉农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解答棉农的各种急难愁盼的技术难题,先后累计培训农技人员及棉农达3万余人次,多次被评为自治州科技兴农先进个人,为新疆的棉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曹琳哲
巴州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