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会员参加(线上)第9届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2-08-26

2022年8月17-20日,第9届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暨第26届京津沪渝科技期刊主编/社长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共500余名线下线上刊届同仁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西部科技期刊联盟主席、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社长彭熙,天津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期刊中心主任陈金龙,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山西医学期刊社社长韩世范分别致辞。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疆大学学报》、《内陆地震》、《沙漠绿洲与气象》等编辑部的主编(编辑)参加了线上会议。

彭熙理事长表示,将继续与联盟成员一道全力以赴,乘势而上,把西部科技期刊打造成重要成果创新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把“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建设成为科技期刊领域中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学术交流盛会。创建一流科技期刊,汇聚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创新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做出我们期刊人的贡献。

2022年度“西牛计划”入选项目发布仪式上,共颁发了“精品中文科技期刊”“优秀中文科技期刊”“优秀创新平台”“精品英文科技期刊”及“优秀编辑学论著”5个奖项。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新疆农业科学》获得“精品中文科技期刊”,《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疆大学学报》《内陆地震》《荒漠绿洲与气象》获得“优秀中文科技期刊”,另有3篇论文获得“优秀编辑学著”。

大会同期举办了高品质期刊建设、高水平办刊人才培育、科技期刊深度融合与新技术运用、出版伦理与科研诚信、出版学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XML技术助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探讨6个分论坛,第二次“西部牛编”沙龙,第二期 “青雁讲堂”—— “青年编辑成长之路”对话等活动。旨在持续推动西部及京津沪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

此次论坛以“建设一流期刊 推动深度融合 服务科技创新”为主题,特别邀请了8位权威专家和行业大咖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作了题为《建设一流期刊 服务科技创新》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基于数据分析,客观评估了我国科技期刊建设成绩和发展现状,着眼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核心特征,基于时代视角和比较视野,深入探讨了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深刻变化、学术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开放科学、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大势下,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具体举措。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作《关于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几个政策问题》主旨报告,分享了对当前期刊发展政策的一些认识和思考,重点是针对当前学术期刊发展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的一些思考,并主要对关于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关于17号文件、关于出版业十四五规划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温相勇作了题为《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正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中央对出版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认真学习深刻体会扎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是当前出版界共同关心和需要迫切完成的任务。并分享了自己学习中央关于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体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张铁明作了题为《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实践及展望》的主旨报告。他从期刊、论文、开放数据、平台、出版合作、诚信建设等多角度系统梳理我国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脉络和进展;并结合国际国内对比,展望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浙大学报(英文版)前总编、 BDM(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负责人张月红以《学术出版行业的动态与理念》为题,回溯过去70年的科技突破和50年的出版变革,观察未来出版的阈限空间;展示一系列相关的数据,讨论诚信/伦理/价值观的问题;并思考我们要承担的诚信责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副社长、新媒体CEO才华烨在《<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发展的探索分享》的主旨报告中,通过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扩展的过程中,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率先推出影音电子杂志、全国首家新媒体平台“随行读与随心读”服务、以及媒体的中国景观的短视频大影像库,形成了传统期刊和新媒体矩阵相结合的媒体格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主任、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执行主编白雨虹在《中国科技期刊自主创新的难点与痛点》的主旨报告中,以《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为例,指出办刊过程中创新的主要难点是以及高品质期刊建设等。

高品质期刊建设分论坛

8月18日上午,分论坛以“高品质期刊建设”为主题,邀请了天津中草药杂志社主任助理、副编审时圣明,《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彭智,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编审邱芬,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副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编审韩跃杰以及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副编审贾丽红等专家做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 时圣明以《中草药》期刊为例,探讨了如何提升文章质量,建设高品质期刊; 彭智以《中华肝脏病杂志》为例,讲述了关于医学期刊融合发展之路的思考。邱芬基于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JPA)的发展历程,从编委会建设、编辑队伍建设、稿源建设、审稿专家队伍建设以及期刊宣传方法等多个角度,分享了办刊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韩跃杰以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的8种学术期刊的发展经验为基础,进行了题为《卓越引领,打造交通运输领域一流期刊群》的报告,介绍了包括汇聚学术资源、内容质量建设、组织效能建设以及服务能力建设4个重点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贾丽红从综合类学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综合类学报提高影响力的途径及转型思路。

第二次“西部牛编”沙龙

2022年8月16日,在第二次“西部牛编”沙龙上,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前总编辑、BDM负责人张月红编审做了题为《中文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几点建议 & 思考》的主题报告,近60余位“牛编”,围绕“中文科技期刊如何进入国际数据库”开展了面对面交流。

张月红编审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详细介绍了Scopus、Ulrich、Ei Compendex、Medline &PMC(OA)、ESCI、开放科学期刊数据库(DOAJ)等重要国际数据库的申请标准和流程;介绍了学术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及其申请,以及一些国际学术学会组织的SSP,ALPSP和STM 等的情况和申请程序。

西部科技期刊联盟主席、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社长彭熙编审,高度赞扬了“西部牛编”沙龙的创意及其主题活动的精心策划。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贾林山秘书长认为西部牛编沙龙是期刊编辑交流非常好的平台,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期刊质量提升和发展。

西部科技期刊联盟副主席、贵州省期刊学会副会长吴昌学认为,本次沙龙很有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张月红老师的精彩报告,给西部中文科技期刊了解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以及如何申请国际数据库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给出了解决方案。

《火炸药学报》执行主编李念念、《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副主编胡英奎、重庆红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编张营营、《广西植物》编辑部主任蒋巧媛、《热力发电》编辑部副编审李园、《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编辑潘雪等“牛编”分享了办刊经验。

乡村振兴研学活动

为了解、学习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期刊和专家资源助力乡村振兴,8月19日,乡村振兴研学同期活动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参会科技期刊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祁县旅游局局长崔骏引导下,代表们先后参观了祁县修善村、苗家堡村、刘家堡村与河湾村4个精品示范村。崔骏局长介绍到,祁县历史上诞生过王维、罗贯中、温庭筠、王允等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祁县的乡村振兴方案在历史、文化底蕴上做文章,以围绕特色抓亮点,着力描绘宜居乡村“新图景”;以围绕项目抓整合,着力打造产业兴旺“新样板”;以围绕善治抓创新,着力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西部科技期刊联盟主席、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彭熙对祁县的乡村振兴模式高度评价。她讲到,祁县结合自身通过打造“1轴1带4点”这种创新的乡村治理模式,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农业发展多元素充分融合,打造了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宜居村庄。希望科技期刊同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科技下乡,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服务乡村建设。

虽然是参加线上会议,但是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会员们受益匪浅,3天的论坛让大家感受到通过针对主旨报告和分论坛报告内容的听讲,以及结合实际自身办刊进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地探讨,使得对所办期刊今后的发展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并且线上参会氛围也是十分热烈。大家一致认为也可以借助区域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区域重点学科领域,对逐步提升新疆科技期刊的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有重要意义。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