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疆,自然课堂”|第一站,走进乌伦古湖

发布时间:2024-04-29

 4月26日,以“守护湿地,护佑候鸟”为主题的“美丽新疆,自然课堂”系列活动第一站在阿勒泰地区著名的湿地——乌伦古湖展开。来自福海县第二小学的19名学生走进湿地公园,与湿地和鸟类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乌伦古湖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停歇,为这片水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这些美丽的生灵面临着栖息地破坏、食物短缺等多重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在此开展了第一期的“美丽新疆,自然课堂”的活动。活动邀请了来自福海县第二小学的师生共同参与,孩子们跟随着协会老师的步伐来到乌伦古湖的观鸟台,学习鸟类观察方法的同时也认识了不少的鸟类。老师还为小朋友们讲解了鸟类保护方面的知识,同学们从头至尾都洋溢着热情,惊叹于这些大自然精灵的美丽。

“美丽新疆,自然课堂”系列活动是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开展的系列公益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关注自然生态环境,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此次活动从新疆湿地鸟类切入,在观鸟之余引导学生关注本土鸟类的生存状况以及它们生活的湿地情况,让孩子们在观察中激发对湿地和鸟类的好奇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唤醒他们爱鸟护鸟、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热情。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家乡有很多种珍稀鸟类,认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福海县第二小学学生叶尔吾兰·吾尔流别克说。

“参加活动的学生是学校‘湿地宣讲团’成员,增加他们对湿地和鸟类了解,可以讲给更多孩子们听,感受大自然的美。”福海县第二小学带队老师贾宏艳说。

协会老师夏咏说,乌伦古湖是新疆的一个重要湿地,也是鸟类重要的迁徙通道之一,目前吸引了近300种鸟类来乌伦古湖迁徙繁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大家参与到爱鸟护鸟中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将通过自然体验、生态参与、科普讲解等方式,为公众讲述新疆的自然故事,推动自然保护工作的社会化参与。”协会秘书长高晓波说。

供稿: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