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草原学会、自治区蝗虫鼠害预报预测防治中心站组建科技服务队,深入喀什、塔城、昌吉、博州、乌鲁木齐等地开展题为“维护生物安全,守护美丽草原”的草原生物灾害防控系列科普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普及推广了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防治技术,回应和解决基层技术人员在防治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困惑,切实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农牧民科学防控灾害技能水平,也是草原学会响应科技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体现,其中在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博孜艾日克村,新疆草原学会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平台,开展草原生物灾害防控系列科普活动,更是积极探索形成“党建+科学技术推广”科普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质的实践行动。

活动现场,自治区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中心站的技术人员为大家介绍了草原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工作人员为参与活动的基层技术人员及农牧民发放了《新疆草原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技术系列手册》800余份、宣传用品300多份;活动还展示了近年来新疆草原生物灾害治理获得的成果。让基层干部及群众了解到草原生物灾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大家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纷纷表示此次科普活动举办非常及时,大家收获满满,更加有信心管理好自己的草场。此次科普系列活动累计共有基层技术人员及农牧民300余人参加。

通过此次科普活动,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走进乡村,将科技服务“打包”送上门,将科普宣传送到了基层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使群众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切实增强了农牧民对维护草原生物安全的认识,也为全疆草原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供稿:新疆草原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