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学探险协会举办青少年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11

12月6日,新疆科学探险协会举办青少年科普活动。来自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100多名师生及家长代表参加了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自然博物馆开展的此项活动。此次活动以科学讲座、科学课程及学生参与形式开展。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罗朝晖老师做《漫话百变昆虫》科普讲座,围绕昆虫的特征、习性、分类、形态结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昆虫的种类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从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三个方面讲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听完昆虫讲座以后,大家对昆虫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博物馆科普老师于源博、韩雪怡、黄婷婷、孙艺涵给大家开展《美丽的花间仙子--蝴蝶》科普课程,以初识别蝴蝶、蝴蝶的一生为切入点给同学们普及蝴蝶基本特征、生理结构及生活习性,深入探索花间仙子-蝴蝶的拟态。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兴致勃勃,不仅认识了解了更多昆虫,也亲自动手制作了蝴蝶标本。通过对昆虫知识的学习及动手实践更深入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及科学严谨性。同时让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中科院亲身动手实践,为学科融合起到了带头作用。

本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环节由博物馆科普老师于源博、韩雪怡、黄婷婷为学生们开展《远古的宝藏-化石》科普课程,围绕古生物“恐龙”“昆虫”“鱼类”“古生物”四个主题,通过实地观察、动手动脑,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这些古生物的形态特征,提高他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化石和古生物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了解了化石和古生物知识,还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本次参观学习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化石、古生物知识的探究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古生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此次活动中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学生在新疆生地所的实验楼,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制作标本,了解到植物的结构、生长和生理特点,这对学生们认识植物、学习生物科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为中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做出榜样。

供稿:新疆科学探险协会    韩雪怡

责任编辑:刘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