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新疆分会场暨新疆首届地理标志品牌文化节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击侵权假冒(以下简称“双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代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业、商(协)会代表,媒体记者,社会各界人士约200人参加活动。会议发布了新疆林果产业、棉花纺织、葡萄酒三大产业的专利导航成果。其中,由新疆微生物学会理事单位新疆智库丝路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联合秦创源(新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新疆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利导航成果被大会特别推荐。


新疆智库丝路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主任、新疆微生物学会副秘书长闫论研究员参加发布会议并介绍,新疆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利导航重点开展了我区杏、巴旦姆、核桃、香梨产业专利情况分析,研判了林果产业链体系情况。经统计,新疆林果面积2150万亩,产量1315万吨,是我国果品的主要产区、重要产地,已成为我区覆盖范围最广、惠及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农业产业;全区带动作用较强的林果企业505家,林果专业合作社达1963家,其中国家和自治区级以上林果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冷藏保鲜企业89家;通过导航分析发现,我区林果业品种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林果农机提升空间较大,精深加工仍待加强,疆内疆外购销“两张网”有待进一步完善。

专利导航成果针对以上产业发展需求,逐一梳理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为进一步建立产业运行决策与专利信息分析的深度融合,匹配产业创新能力,保障产业竞争地位,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有效支撑,推动产业的专利协同运用,为我区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撑。
供稿:新疆微生物学会
责任编辑:刘旭欢